真银假币鉴别.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真银假币鉴别

真银假币鉴别 怎样鉴别市场中的“真银假币”? 关于市场中“真银假币”的猖獗,都是因利益驱动所致。稀缺银圆历史背景的考证和文化积淀我不太了解。所以还正在学习中……看到一些网站银币栏版主刻意误导初入门者的劣迹和部分有名拍卖公司卖假行径实令人发指。怎样鉴别市场中的“真银假币”谈谈一点初浅的看法,在此希望能同泉友一同探讨。 可能是专业所至,在下很喜欢研究银币的成型工艺。因此,在辨假等各方面,常常根据制品的成型工艺来判断,自己感觉还很有效。可能说出来会让一些银币专家见笑,但和共同爱好的泉友们能够探讨一些问题,毕竟是在下的荣幸,此前已有几次在网上发表的此类辨假手段的文章而受到过嘲笑,今天再放厥词还望方家理解。概括目前所见银币作假,大致三种: 1.传统的模铸: 方法也不一,一有即以真币做模,以软金属(比如烧红的铜板)置于沙或水泥等做范翻制成模具,之后以该模具成型制品,仿品成型后往往略有神而细节不够清晰,且多有沙眼,字体略显无力。早期使不少人吃药,现对专业玩机制币者已不构成威胁,但市场上此类翻版尚存,由于其年代已久加之早期就仿已流通做旧包浆深厚,有些仿品已被人很多人确定为真品,在下留有大量图片在此不例举,以免有一些网站银币栏版主不快。再者有以人工雕刻成模翻制产品,其形神均差,但年代久远后,有部分被归类到“军阀版”,目前摇身一变,价值不菲,搞得军阀版也受累。还有以蜡模翻铸,此类形象较逼真,但破绽还有,且多用于稀少币种,等等。但总结此类翻铸品的共同特点,也就是模铸的工艺缺陷,其中特点之一比较好识别,就是字体往往软弱无力。 2.电脑雕刻工艺成模(和电火花工艺成模): 此成模工艺下的伪品非常多,也是现在市场中最常见的,也是目前人们所说的高仿,是造假者工艺的进步。此产品以真币做模板,利用电脑技术、激光刻蚀翻刻成模板,粗看,形神均似。但细看,缺乏人工雕刻之曼妙,字体往往臃肿,神韵似是而非。此对银币专家应早不是什么秘密,在此也不多说。从工艺上讲,此类造假制造成本相对较高,成本主要集中在模具上,而且,需要众多有该类好品真币的大藏家配合方能完成。此类仿品也发现其变种,就是为了消除臃肿的工艺死穴,有在翻制成模后巧加人工修模,但出现的不多。但只要了解一些金属加工其工艺特点,不难识别。关于电脑翻刻制模,现有很多人质疑,笔者曾花费银子观看电脑雕刻工艺成模和电火花工艺成模,在1998~2006期间,笔者因工作性质常去福建、广东、河南、湖南等地出差,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些供应商就是仅仅通过扫描顾客提供的样品,制造出模具,成品和样品非常相似。此类造假的优点是它和真币的成型过程极其相似,疑点当然也是存在的。还有卖假者出高价委托厂家用电脑雕刻机(和数码洗床)和电火花工艺等一比一仿造真币,这种方法骗过了不少银币专家和有名拍卖公司专职鉴别高手。但这种加工方式在银圆的数量上有局限性,一般只仿高挡珍稀币和银圆的20珍品。在高倍镜下(120-150)它有一个致命弱点,即:币面很平整、字和币面交汇处和币面局部留有水平走刀痕迹。 3.现代压铸工艺模铸: 可以说该工艺是第一、二种工艺的革命性提高。由于其在翻铸时消除了普通浇铸工艺和电脑雕刻工艺的缺陷。所以,一时很可能蒙蔽一些初玩者或是有捡漏心理的贪心者,这种工艺出现的假币,目前看往往集中于一些较稀少币种,尚未出现于普通大头。给初藏者的错觉是,此类币貌似压力十足(边台有飞边,很累深打),且齿边较深(因很类似冲压工艺中齿边的成型过程),币整体显示压力很足且整体相对规整。但毕竟工艺局限,特点各有不同。以上,笔者未和造假者接触过,也未见造假过程。仅仅是根据现代金属压延成型及模铸成型的工艺特点,加之在网上大量搜集图片分析,形成的一点点浅见,尚有许多疑点还待印证,万望泉友不吝指教。关于第三种假币,笔者见过网上很多稀缺币种的图片,其中很多以造币总厂这一款龙衍生出的制品——看来造假者是同一个团队,且对该龙情有独钟。关于目前制假手段的分析,也希望大家能够给予学术上的支持,也包括制假成员本身,因为抛开道德和文物保护层面的话题,显然,在这一行,制假者才是我们最有资格的老师。 过去银币生产的工艺流程为: 原料化验 →配料 →熔铸 →辗片 →舂饼 →烘饼 →洗饼 →干饼 →轧边 →印花 →较准 →验币验声 →计数装箱。重量为26.6g, 含纯银 23.493448g, 成色公差不得超过千分之三, 重量公差不得超过万分之三。计数装箱: 合格品中的上、下公差银币各 2500枚合计 5000枚为一个称重单位 , 标准重量为 4291.658盎司。法定公差万分之三 , 即每五千枚银币总重量可加减 1. 287盎司 , 总重合格后即可计数包装。计数以银币 50枚为一卷 , 二卷为一包 , 每包再过秤核对重量后装箱。现代造假者的重量公差

文档评论(0)

htfyz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