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处约《灵隐寺碑记》浅读.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罗处约《灵隐寺碑记》浅读

罗处约《灵隐寺碑记》浅读李玉用周咏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江苏南京210044)【摘要】本文依据相关历史文献资料,着重对北宋初期文学家罗处约的《灵隐寺碑记》进行了读识,在此基础上,尝试深度“耕犁”碑记中所反应的时代和思想气息即:入宋以后,倡导“儒佛一致”和融合不仅仅是佛门禅师的“权宜”之计,也是文人士大夫复兴儒学、书写“新文学”的必然路径。【关键词】罗处约;《灵隐寺碑记》;儒佛融合一、处约其人心得之而为妙道。”罗处约,北宋初期益州华阳(今属四川双流)人,宋史有传,颇晋宋已降,贤能迭居,碑残简文之辞,榜蠹稚川之字。唐大历六有词学文采。宋太宗赵光义时登第,为临涣作主簿,再迁大理评事。载,复大壮焉,谢亭岿然,袁松多寿。五季之末,国霸为钱,云构之知吴县时,与长洲令王禹傅(与罗同年,也是北宋初期著名的文学规,则又过矣。绣角画棋,霞辇于九霄;藻井丹楹,华垂于四照。修廊家、政治家)相唱酬,后并召赴京师,太宗自定题试之,以王禹傅为重复,潜奔溅玉之泉;飞阁岩蛲,下映垂珠之树。风铎触钧天之乐,右拾遗、罗处约为著作郎,皆直史馆。罗处约所作诗文,其友王禹花鬃搜陆海之珍,有若碧树花枝,春荣冬茂;翠岚清籁,朝融夕凝。偶等集之为十卷,《宋史本传》王禹傅并为之序,传于世。呼猿峰闲,卧龙石老。会汉南王籍彼土宇,归我昌朝。雍熙二载,郡罗处约的生卒年,学界一般认为其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之四众,请月禅师为上首,师印可禅那,深得其髓。越明年春,仆自年)生,宋太宗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卒,享年三十三岁。如宋史苏台抵杭郡,弭盖灵鹫,濯缨冷泉,山光洗心,松声娱耳。贞珉虽揭,大家邓广铭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大辞典·宋史卷》、谭正璧的《中好辞未刊,舍不斐者也,月禅师俾文其事。罗处约的这段文字,除了国文学家大辞典》等均采用其说,这应该与宋史记载有关,《宋史·追述灵隐魏晋至北宋盛衰荣辱的同时,交代了自己撰写这篇碑记罗处约传》有云“淳化三年卒,年三十三”,如此倒推上去,则生于建的缘由。隆元年。噫!节彼灵山,奠兹吴土。秀极而为万状,翠钟而成一色。乍耸不过,此说遭到了学者周少雄的质疑,认为罗处约应生于周世而还趋,欲飞而却屹。岂造物者奇诡其势,与心而符契哉?不然,胡宗显德五年(公元958年),周氏考论有三:其一,王禹傅《小畜集》为不违世咫尺,而若在溟滓,俾仁者乐之?其得静之理也。我如来密卷十九《东观集序》载,“君讳处约,字思纯,不幸以淳化元年十印,由饮光而传达磨,而付南能,厥后代有宗师,竞分支派。太虚无一月卧疾,终于家,年三十三。”其《小畜外集》卷七《哭罗三》诗题小状,而《楞严》谓三界忽生;湛寂本如,而《易经》称万物自动。故众生注云,“罗君讳处约,字思纯,仆之执(挚)友,淳化元年十(一)昧如如之性,住我我之所,执指为见,瞪目成花,不有导师,孰为法月捐馆。”《小畜外集》卷八《哭同年罗著作诗注》又云,“停厝东京熏眼?若言真于妄,则二妄为同;破有归无,则一边为见。故融其妄法,风门外”,罗处约卒于京都,王禹傅是罗氏密友,淳化元年又恰好在是名真空,真空不空,斯为妙有。虽扬眉举目,则当体涅盘;三界四京师任左司谏、知制诰,王氏的记载应该是比较可靠的。生,则澄心境界。栖禅于此者,其殆庶几乎?伟哉是境也!其将以心其二,罗氏另一友人赵湘,其《南阳集》卷一《后感知赋》序文中为君乎?是心也,其合是山之静乎?所谓天地之体,乾坤之用,体用也有同样记载,“端拱二年(公元989年)秋九月,湘穷悴在衢(州),无碍,端在是矣。抛开“前识”和背景知识,你定会认为这段文字出适罗君衔钦恤之命南来愈一年,罗军不禄,湘不幸也。又一年,自一个颇有参悟的禅师之口,其说真说妄,谈有谈无,是凡种种,信湘由再举抵京师。”“罗君南来”,指端拱二年罗处约奉诏“赴两浙按手拈来,娴熟之至;断难想到是出自一个饱读儒家经论的文人士大狱”事,此在《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九中有明确记载,赵湘“再举”夫之手,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时代和社会讯息。(容下文作事,发生在淳化二年,见《南阳集》卷五,由此可见,“罗君不禄”应该详细阐发)发生在淳化元年。或日:“以兹山得静之理,斯固不诬矣,灵鹫言飞来之事,何其其三,《宋史·罗处约传》中称罗处约是太平兴国八年(公元怪哉?”余则日:“怪神之端,子真不语者也,第以力垂大教,翼戴衰983年)进士,王禹傅《东观集序》则云,“(年)二十六御前擢进士周,俾季世之人,信道弥笃,是以取尔。”嘻!太极剖而为天地,游魂第”,宋太平兴国八年为二十六岁,淳化元年刚好三十三岁,这从客变而知鬼神,岂非语怪者也?因不自揆而书之,犹季路之率尔也。因观上也证明王禹偶得记载符合历史事实。为之铭日:灵鹫一峰,飞来竺干。非夸娥负,神妙难筌。非巨灵擘,化以上三条考论,我认为是颇令人信服的,据此,我认为罗处约工自然。谁识其异?慧理明焉。翠微之前,曹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