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放养孩子》穷养富养不如放养
《放养孩子》 穷养富养不如放养
现在网消息 养育孩子, 已不再像过去那样被理解成自然而然的天性。
在这个信息高度密集、竞争激烈的时代,我们唯恐自己的孩子落后于人,
处处希望他们更强,于是养育孩子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被技术化。
但孩子们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脆弱。他们相信童话,好奇心旺盛,
并且充满希望。他们需要的并非完美童年,而是当他们做好准备时,微笑
着放手并赠予祝福的“正常”父母。养孩子,真没那么“难”!
《放养孩子》总结了培养独立、健康和自信孩子的若干经验,为我们
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原来我们是可以放轻松的!
父母放养老人圈养,孩子更易骄横脆弱
锐读:你认为中美亲子教育最大的差异是什么?反观我们自己的养育
方式,又有哪些优缺点?
李理:美国的社会有很多已经完善的或接近成熟的制度法规,保障未
成年人的权益,但这恰恰也是“恶感世界”的环境所带来的防患于未然的
未雨绸缪,所以在养育孩子的方式上,美国人倾向于走现代社会规范的道
路,注重教育孩子个人存在于社会的责任感。而相比美式的养育,中国仍
然注重给予孩子以自由,倾向于走以传统情感为纽带的道路。
陈清冬:书中很少提及父母和子女一起互动,或是饭后和宝贝一起散
步、带子女到儿童游乐场嬉戏,但中国的父母这方面花的时间很多。这是
中美的亲子教育的不同,也是我们的优点吧。缺点就是中国的父母为子女
报的各种补习班太多,小孩太累,但不这样又怕他们被淘汰。
余宏亮:中国亲子教育中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如何获得接受良好教育的
机会,所有的问题都是围绕这展开的。 我们过多地强调了学校的作用, “幼
儿园教育小学化,小学教育初中化”的层层加码导致了孩子劳累,家长辛
苦的局面。
锐读:书里提到“放养的必要性”,即教会孩子必要的生存法则,但
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去体验、创造、探索并追求独立的过程。你觉得如
何把作者提供的建议“本土化”?
李理:这种“必要性”是共通的,但我们应当尽量避免父母和长辈溺
爱一个孩子的“ 4+2+1”的模式。 教育孩子只能是父母的职责, 否则你在这
边放养,老人们在那边圈养,更容易诱发孩子骄横脆弱的性格。
陈跃华:第一,家长放手,相信孩子能行;第二,从小事做起,一有
成绩多多鼓励; 第三,为孩子创造锻炼的机会,从小的选择到大的抉择,
并让他学会承担后果。
余宏亮:幼儿园阶段和孩子一起游戏,角色扮演各种人物,探索身边
的科学;小学阶段培养一两项兴趣,比如制作植物标本、摄影、游泳,包
括阅读的习惯,多读经典将受益终身。对于已经初步具备独立判断的高年
级的孩子,可以根据他们的兴趣协调爱好与学业间的关系。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与他共同成长
锐读:读完这本书,你最大的启发是什么?
陈跃华:天下父母都一样,全身心地关爱子女,倍加呵护,唯恐不周
到、不全面。然而如何去爱,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学习的。放养孩子的关键
在于信任加引导, 童年时期引导为主, 鼓励为辅, 青少年时期多一点信任,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独立是成人的标志。
朝娟:放养还是圈养,一直是困扰无数家长的难题。我们蓦然抬首,
发现亲爱的孩子们或已玉树临风,或已亭亭玉立。圈养成才的大有人在,
放养成功者也屡见不鲜,何谈优劣之分呢?
李理:我们都厌恶束缚,渴望自由,向往无拘无束的生活。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不要患上控制孩子强迫症。 养育孩子是与孩子互相学习的过程,
对孩子的责任心不在于扶助他成长,而在于与他共同成长。
锐读:我们的孩子们需要一个怎样的童年?
李理: 父慈母严, 让他在父母之爱的包容下, 懂得深沉的被爱和爱人,
这样成长以后才不会轻易地将自己的人生交付于虚无飘渺的感情和物质。
蔡明蓉:一起头顶蓝天白云,脚踩绿茵草地,无忧无虑,敞开天性。
当下孩子们被牢牢钉在应试教育的十字架上,无休止的培优和学前辅教挤
占了他们玩耍的时间,闭塞了他们想象的空间。我们必须还给孩子们一个
快乐的童年。
陈跃华:童年是人生最美好的阶段。一切常识均源自于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