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的时空演化——基于110个 -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doc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的时空演化——基于110个 -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的时空演化——基于110个 -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的时空演化 ——基于110个少数民族贫困县的实证分析 向玲凛邓翔瞿小松 摘要本文利用GIS对西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结构进行了刻画和分析,运用2000 -2010年 110个少数民族贫困县的面板数据构建的贫困综合指数,对贫困的动态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表明:(1) 西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空间分布呈现出贫困地区、生态脆弱区和民族地区高度重叠的特征;(2)贫困重灾区 和贫困重度区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和四川的边界地带;(3) 2000年以来西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贫困度在总 体上得到了很大缓解,但诸如粮食等关系到民生问题的领域仍存在发展瓶颈。关键词]贫困动态;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时空演化;贫困指数;GIS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26 (2013)02—0124—0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物价调整和变动的微观证据与特征分析??、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 本科研专项项目“中国物价变动研究”(skqy201110)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向玲凛(1985 -),女,云南普洱人,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区域经济;邓翔 (1963 -),男,四川营山人,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分析、经济增长、行为经济 学、产业组织、区域经济;瞿小松(1989 -),男,重庆垫江人,四川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分析。四 川成都610064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得益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 发展和政府反贫困行动的努力,中国在脱贫、减贫 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00 -2010年间,中国农 村贫困人口数量减少了 6734万人,农村居民的生 产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a](P3)然而,中国目前贫 困人口的规模仍然很大,并且面临着很多新的问 题和困难。按我国最新调整的扶贫标准线(2300 元),我国的农村贫困人口还有1.28亿,贫困人口 的绝对规模仍然很大。此外,受地理区位、自然条 件、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当前中国剩余贫困人 口的分布具有极强的地域指向性和集中分布特 征,绝大部分贫困人口分布在中西部尤其是西部 地区。 在西部地区,位于西南边陲的少数民族地区 更是由于地势复杂险峻,少数民族众多,长期处于 隔绝状态,而使得其社会经济发展尤为缓慢,贫困 问题尤为突出。根据国务院2011年发布的《中国 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 -2020),作为我国扶 贫攻坚主战场的14个连片特困地区中有近一半都分布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在国家重点扶持的 592个贫困县中有110个是位于西南地区的少数 民族贫困县。从贫困人口的规模来看,按照新标 准,西南四省(市)的贫困人口占到了全国贫困人 口的1/3。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是集革命老区、边疆 山区、民族聚居区、生态脆弱区、连片贫困区为一 体的特殊地区,其面临的贫困和反贫困问题直接 关系到我国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构建和谐社会等 重大战略的推进。因此,研究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的贫困问题,探索其贫困动态演化以及反贫困策 略,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社会意义。 在现有的研究中,大量文献从贫困致因、扶贫 成效以及减贫对策等方面研究了西南少数民族地 区的贫困问题(张衔,2000 3 ;庄天慧等,2010? ; 鲁建彪,011 0 ),而鲜有基于空间视角和多维角 度系统的研究西南少数民族贫困县贫困的时空动 态特征和演化的。本文首先借助GIS从空间角度 描述了西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空间分布动态及 空间分布结构,进一步基于多维贫困的概念,运用 2000 -2010年西南地区110个少数民族贫困县的 面板数据.构建了贫困综合指数,全面分析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动态。 二、西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空间分布及演化 (一)我国贫困地区的空间动态演化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实施大规模扶 贫开发策略以来,我国的反贫困工作取得了显著 的成效,贫困面和贫困程度得到较大缓解,贫困地 区的空间分布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从贫困地区分 布的空间动态上看,我国贫困地区的分布总体上 呈现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在西部地区集中的态势, 这在国家划定的集中连片特困区和国家扶贫开发 重点县都有体现。 从连片特困地区分布的空间动态上看,在 1988年划定的18个片区中还有2个分布在东部 地区,而当前的14个片区全部分布在中西部地 区,其中又以西部地区居多,有9个涉及西部地 区,其中又有6个涉及西南地区(图1)。从国家重 点贫困县分布的空间动态看,1986年以来,国家分 别在1986年、1994年、2001年和2012年先后四次 确定和调整了国家重点贫困县(表1)。在2012年 最新调整的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名单 中,中部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