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第一站病例格式与书写语言参考
2第一站病例格式与书写语言参考
1.
1、 王某,女,19岁,未婚,学生,于2004年11月2日初诊。
患者1个月前主因学习紧张,压力过重而致睡眠不佳,多梦易醒,白天精神不集中,记忆力明显下降,头晕,四肢倦怠,口淡乏味,不思饮食,故来院就诊。现症见:夜间入睡困难,一般一夜睡4~5小时,白天精神不集中,记忆力明显下降,头晕,面色少华,口淡乏味,不思饮食,四肢倦怠。既往体健,15岁月经初潮,经量少,经色淡,无药物过敏史。体格检查:T:36.5℃,P:84次/分,R:20次/分,BP:116/70mmHg。其他及实验室检查均未见异常。舌淡苔薄白,脉细无力。
要求:根据给出的病例资料,按住院病例的书写格式完成书面辨证施治。
考试时间:60分钟。
一般资料:王某,女,19岁,未婚,学生,于2004年11月2日初诊。
主诉:夜间入睡困难1个月。
现病史:患者1个月前主因学习紧张,压力过重而致睡眠不佳,多梦易醒,白天精神不集中,记忆力明显下降,头晕,四肢倦怠,口淡乏味,不思饮食,故来院就诊。现症见:睡眠不佳,多梦易醒,白天精神不集中,记忆力明显下降,头晕,面色少华,口淡乏味,不思饮食,四肢倦怠。
既往史:既往体健。
过敏史:无药物过敏史。
其他情况:15岁初潮,经色淡,经量少。
体格检查:T:36.5℃,P:84次/分,R:20次/分,BP:116/70mmHg。
神清合作,发育正常,营养稍差,精神疲倦。舌淡苔薄白,脉细无力。全身皮肤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及压痛。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呼吸动度一致,双肺叩诊呈清音,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前区无隆起,叩诊心界不大,心率84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腹部叩诊呈鼓音,肠鸣音正常。脊柱四肢无畸形,四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
辨病辨证依据:
中医辨病依据:根据患者睡眠不佳,多梦易醒,白天精神不集中,记忆力明显下降,头晕等,可诊断为不寐。
中医辨证依据:根据患者睡眠不佳,多梦易醒,白天精神不集中,记忆力明显下降,头晕,面色少华,口淡乏味,不思饮食,四肢倦怠,舌淡苔薄白,脉细无力等,辨为心脾两虚证。
病因病机分析:患者因学习紧张,压力过重,加之营养稍差等而致心脾两虚。心主血,脾为生血之源,心脾亏虚,血不养心,神不守舍,故睡眠不佳,多梦易醒,记忆力明显下降;气血亏虚,不能上奉清窍则头晕;血虚不能上荣于面,则面色少华;脾失健运,则口淡乏味,不思饮食,四肢倦怠;舌淡苔薄白,脉细无力为心脾气血两虚之象。
中医病证鉴别: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临床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不寐应和一时性失眠、生理性少寐鉴别。不寐是指单纯以失眠为主症,表现为持续的、严重的睡眠困难;若因一时性情志影响或生活环境改变引起的暂时性失眠不属病态;至于老年人早醒,亦属生理状态。
西医诊断依据:
(1)临床症状:睡眠不佳,多梦易醒,白天精神不集中,记忆力明显下降,头晕等。
(2)查体:T:36.5℃,P:84次/分,R:20次/分,BP:116/70mmHg。营养稍差,精神疲倦。
(3)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
西医鉴别诊断:本病应和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相鉴别。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有神经损害的定位体征,通过详细临床或实验室检查可发现神经系统器质性损害的证据。
诊断:
中医诊断:不寐
心脾两虚
西医诊断:神经衰弱
治法:补益心脾,养心安神
方药:归脾汤加减
人参6g 白术10g 黄芪15g 当归12g 甘草6g 远志10g 酸枣仁30g 龙眼肉12g 生姜3片 大枣5枚 茯神10g 木香10g
服法:水煎服,每日1剂。
调护:
(1)保持精神放松,自我减压。
(2)建立有规律的作息时间。
西医治疗原则:
(1)心理治疗。
(2)药物治疗:抗焦虑药如安定;头痛可用颅痛定。
2.
1、 如何进行膝腱反射检查?
受检者取坐位,小腿自然下垂;或取仰卧位,检查者用左手在帼窝处托起病人的双下肢,使髋、膝关节稍屈曲。检查者以右手持叩诊锤叩击膑骨下方的股四头肌肌腱,正常反应为小腿伸展。若受检者神经过于紧张,反射引不出时,可嘱其两手扣起,用力拉紧再试,即可引出。反射中枢在腰髓2~4节。
2、 如何行“提捏进针法”具体操作?
用左手拇、食二指将针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皮肤的上端将针刺入。此法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如印堂穴等。
3.请演示一般的伤口处理程序。
(1)先用干纱布掩盖伤口,以酒精消毒周围皮肤。
(2)取下干纱布,以盐水纱布球蘸洗伤口,再消毒皮肤一遍。
(3)在伤口外周(距边缘1~2厘米)作局部浸润麻醉。
(4)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