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者:陈廷一
关于作者——陈廷一 陈廷一先生在文学界被誉为我国传记文学的扛gāng鼎作家。 传记文学领域有“南叶北陈”之说,南有作家叶永烈,北有作家陈廷一。 叶永烈——“四人帮”传 陈廷一——《宋氏三姐妹》 “读传记文学不读陈廷一不可;写传记文学史不写陈廷一不行。” 关于孙中山 孙中山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影响卓著的政治家和革命家,他以民众为核心的“三民主义”思想以及他领导的推翻中国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对于中国的政治历史和中国民众的生活,产生了极其巨大深远的影响。 字词积累 籍(jí)贯 卤(lǔ)味 佳肴(yáo) 奢侈(shē chǐ) 下咽(yàn) 裹(guǒ)脚 水泄(xiè)不通 走进课文 文题“布衣总统”,一个是“布衣”,一个是“总统”,这两者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呢? 孙中山“布衣总统”的称呼由何而来? 与张之洞的交往 张之洞上联:持三字帖,见一品官,儒生妄敢称兄弟——退回。 孙中山下联: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候——回敬。 思考: 从孙中山和张之洞的交往中,你认为孙中山表现了什么品性? 张之洞为什么转变态度,接见孙中山? 文中从哪些方面体现孙中山先生身上的“布衣”色彩? 住 房间:不大 住 摆设:数目少,简单 简朴 外面:客厅兼饭厅 衣 衣着朴素:改学生装(“中山装”) 衣 外表整洁 中山装 食 正: 孙中山 —— 俭 食 俭约 唐绍仪 反: —— 奢 伍廷芳 思考: “为避免惊扰群众,他总是悄悄出巡。”中的“总是”, “总统早已回府”中的“早”有何作用? (现在的干部动不动就警车开道) 行 着普通制服 行 制止巡官 不事张扬,关心群众 绕道回府 小结: 本文主要记取了孙中山先生与张之洞的交往故事以及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之后的衣、食、住、行的几个生活片断,以小见大地突出了孙中山先生作为世纪伟人所具有的非凡品质和精神:早年便怀有大志,在取得一定的成就后又甘于淡泊,关心群众,并由此辐射出永不褪色的个人魅力。 本文只描写孙中山的日常生活小细节,是否太小气? 写作技巧: 以小见大的手法 * * 作者:陈廷一 1、 1905 年 8 月, 孙 中 山 在 日 本 东 京 创 建 同 盟 会 2、1911 年 4 月 27 日 的 广 州 黄 花 岗 之 役, 在 全 国 引 起 了 巨 大 震 动。 3、 1911 年 10 月 10 日, 武 昌 起 义 爆 发, 1912 年 1 月 1 日, 推 举 为 中 华 民 国 临 时 大 总 统。 4 、 1912 年 2 月 13 日 辞 去 临 时 大 总 统 职, 让 位 于 袁 世 凯。 5、1913 年 3 月, 袁 世 凯 刺 杀 宋 教 仁, 孙 中 山 主 张 武 力 讨 袁; 7 月 发 动 二 次 革 命 6、 1917 年 7 月, 因 段 祺 瑞 解 散 国 会 和 废 弃 《临 时 约 法》, 孙 中 山 联 合 西 南 军 阀 在 广 州 建 立 军 政 府, 进 行 护 法 战 争。 7、 1921 年 5 月, 在 广 州 就 任 非 常 国 会 推 举 的 非 常 大 总 统, 准 备 北 伐 8、 1924 年 10 月,孙 中 山 北 上 共 商 国 是。1925 年 3 月 12 日, 在 北 京 逝 世。 不卑不亢的高尚道德品质 1、孙中山不同凡响,早怀大志,年少多才 2、孙中山有很深的文学造诣 3、张之洞爱才、重才。 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突出了孙中山一贯行事低调,不事张扬,关心群众,体贴民情的优秀品质 布衣 住 衣 食 行 使得传主的个性丰满而鲜活,可读性较强。这些日常生活所显示出的孙中山个性又与他的政治理念和人生理想方向相一致,从而有力地凸现了传主的基本思想特征。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