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6课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第26课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巩固:夯实基础
一、义和团运动
1.兴起:19世纪末,中国民族危机特别严重;欧洲教会活动猖獗,官府往往“袒教抑民”,引发了中国人民的反洋教斗争。1898年秋,赵三多领导山东冠县义和拳攻打当地教堂,打出了“扶清灭洋”的旗帜,标志着反洋教斗争发展为义和团运动。
2.发展:1900年春,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政策由镇压变为招抚;义和团势力发展,控制了北京、天津。
3.高潮:1900年夏,京津义和团攻打西什库教堂、东交民巷使馆区;又与清军共同抗击八国联军,曾有廊坊、杨村阻击战和天津保卫战。
4.失败:1900年,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而失败。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爆发:为维护在华利益,1900年,英军中将西摩尔率领八国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开始。
2.八国联军占领京津:在天津建立都统衙门,对天津实行殖民统治。
在北京实行分区占领,联军统帅瓦德西在紫禁城内设立司令部。
三、《辛丑条约》
1.签订:1901年9月,11个西方帝国主义国家联合与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2.内容:包括赔款、驻扎军队、对清政府的要求、修订商约等内容。
3.危害:是对中国的大规模勒索,清政府彻底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理解:要点诠释
考点一: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口号
“灭洋”是核心,它反映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触及了时代的救亡主题,但是在实践中带有盲目排外的倾向。“扶清”具有爱国和保国的含义,但是缺乏应有的反封建内容。
“扶清灭洋”的口号继承了人民群众在反教会斗争中逐渐形成的朴素认识,反映了小农阶层的局限性,他们不能把民族国家和封建王朝相区别,也没有正确区分外国侵略与近代文明,具有与封建势力联合、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扶清灭洋”口号的这些特点使它对义和团运动的影响也具有双重性。最初它起了组织农民参加斗争和壮大声势的作用,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清政府的政策。但是它也使义和团在斗争中放松了对清王朝的警觉,未能识破清朝统治者的阴谋诡计,最终为此付出了巨大而惨痛的代价。
链接·提示
义和团运动是由民间的反洋教斗争发展而来的,两者之间的界线就是“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反洋教斗争,顾名思义就是仅仅反对外国宗教侵略,将其上升为“灭洋”之后,反洋教斗争就发展为一场反对帝国主义各种侵略活动的爱国运动。“扶清灭洋”口号虽然触及了救亡的时代主题,但不能说反映了全部社会矛盾,因为中国近代社会矛盾除了中外民族矛盾之外,还包括人民大众同封建势力的矛盾。
考点二:关于义和团运动的历史作用
义和团运动发生于帝国主义瓜分狂潮之中,是在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斗争,教训了侵略者,使帝国主义列强认识到,中国人民“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从而粉碎了帝国主义试图将中国变为一个殖民地的狂妄计划。也就是说,19世纪末中国没有沦为一个完全的殖民地,是以义和团为代表的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的结果。
当然,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义和团运动也有着它的局限性,突出地表现为盲目排外的缺点,这是与中国社会的近代化潮流相违背的。
难点:《辛丑条约》的特点
《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国家强加给中国的一个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与以往的不平等条约相比,它缺乏割地、开放通商口岸、降低关税等经济方面惯有的内容。列强除了穷凶极恶地对中国进行敲诈勒索外,还对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的施政加以种种限制和规定,如划定东交民巷、拆毁大沽口炮台、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并居六部之上、处理同情义和团的官吏、保证禁止民众反帝等。这些规定实质是帝国主义把清政府变成了自己在华统治的工具。而清政府甘心接受这些规定,又说明它成为帝国主义在华代理人,成为“奴隶总管”,说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完全形成。
链接·关注
《辛丑条约》反映了外国列强侵略中国方式的变化。划分“势力范围”是各国奉行“分而治之”的侵华政策,力图将中国变为殖民地直接进行统治的结果。而在《辛丑条约》中,11个帝国主义国家联合起来,共同扶持清政府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其结果是将中国变为列强共同的半殖民地。这个变化的发生,是由义和团运动对外国侵略势力的打击促成的。
诱思:实例点拨
【例1】(2004广西高考)下列关于义和团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从长江流域兴起,发展到京津地区
B.始终受到清政府的严厉镇压
C.带有笼统的排外的色彩
D.曾在山东、直隶等地建立政权
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课件.pptx VIP
- 58同城如何发布房屋出租信息?房屋出租技巧?.doc VIP
- (GB国标)GBT 6324.3-2011有机化工产品试验方法 第3部分-还原高锰酸钾物质的测定.pdf
-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UNIT 3 SPORTS AND FITNESS》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 工程制图习题集(第3版)钟宏民 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 地沟盖板图集02J331.docx VIP
- 美剧剧本怪诞小镇台词本中英文对照精排版第一季第一集.pdf VIP
-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的研究.pdf VIP
- 2025年上海市高考语文散文构思题及答案汇编.pdf VIP
- 2023年初中美术课题研究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