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16-信陵君窃符救赵(节选)教师锦囊-大纲人教版第六册.docVIP

高三语文-16-信陵君窃符救赵(节选)教师锦囊-大纲人教版第六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语文-16-信陵君窃符救赵(节选)教师锦囊-大纲人教版第六册

教师锦囊 1.时代背景 课文节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记叙了魏公子信陵君礼贤下士和窃符救赵的始末。信陵君窃符救赵这件事,发生在周赧王五十七年,即前258年,当时属战国末期,秦国吞并六国日亟,战争进行得频繁而激烈。前260年,在长平之战中,秦国大破赵军,坑杀赵降卒四十万。秦又乘胜进围赵国首都邯郸,企图一举灭赵,再进一步吞并韩、魏、楚、燕、齐等国,完成统一中国的计划。当时形势十分紧张,特别是赵国首都被围甚急,诸侯都被秦国的兵威所慑,不敢援助。魏国是赵国的近邻,又是姻亲之国,所以赵国只得向魏国求援。就魏国来说,唇亡齿寒,救邻即自救,存赵就是存魏,赵亡魏也将随之灭亡。信陵君认识到了这一点,才不惜冒险犯难,窃符救赵,抗击秦兵;终于挫败了敌人的图谋,保障了两国的安全。 2.从传记的大体内容可以看出,信陵君是个悲剧人物。他有极高的军事才能,但并未得到发挥。 信陵君的悲剧命运是同魏国的衰亡过程相始终的。 3.名联点击 有史公作传如生,爱客若君,真令读者慷慨悲歌不已; 其门馆风流未谢,于今视昔,闻谁能拔抑塞磊落之才? ——信陵君陵联 4.文章内容和结构 课文记叙了信陵君礼贤下士和窃符救赵的始末,表现出信陵君仁而下士的谦逊作风和救人之困的义勇精神。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段):概述信陵君的身份、为人和他在当时的威望。 第二部分(3—4段):具体写信陵君亲迎侯生,表现他仁而下士的谦逊作风。 第三部分(5段—文末):叙写侯嬴献计及信陵君窃符救赵,表现信陵君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 读本链接 本单元链接第四部分。读本中的作品是对教材课文的补充和加强,目的是扩大同学们的视野,增强同学们的阅读积累。本部分链接的文章相对于教材课文来说可分为:延伸性的、鉴赏性的和知识性的。 《报任安书》链接的是《悲士不遇赋》,这篇赋是司马迁因李陵事件罹祸后写的,作者为自己的遭遇感到不平,对当政者的专断横暴,“昏昏罔党”表示极大的愤慨,控诉他们善恶不分,公私不明,揭露统治集团的互相倾夺、贪生恶死、好贵夷贱。篇末“无造福先,无触祸始”和“委之自然,终归一笑”等语,表露了司马迁内心的矛盾和痛苦,可与《报任安书》中的“从俗浮沉,与时俯仰”相对照。 《信陵君窃符救赵》链接的是《巨鹿之战》,本文写项羽救援赵国,在巨鹿消灭秦军主力的故事。当时秦军声势强大,赵国危在旦夕;宋义卑怯、自私,想牺牲赵国来削弱秦军的战斗力,实际上是错过战机,使楚军陷于被动。项羽用决死的精神鼓励士兵奋战,给秦军以毁灭性的打击。 读本给了我们每一位同学开阔视野的机会,让同学们的知识面拓宽了,眼光长远了,懂得了读书的重要性,真正把读书当成一种课外阅读活动的载体。这些文学作品,丰富了同学们的文化底蕴,增进了文学素养,也有助于同学们充实语文知识,增强听说读写能力。 1 用心 爱心 专心

文档评论(0)

jjkk5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