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党员当先锋 创业出效果
摘 要:本文从农村基层选取4个“党员当先锋,创业出效果”的案例,进行总结,为进一步落实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基层党员实施“跨越发展先锋行动”抛砖引玉。
关键词:党员;先锋;创业;基层组织;集体经济
石林县现有93个村(居)委会,387个自然村,459个村民小组,据调查村级经济主要来源于以下六种①土地征用补助收入②村组集体房屋拆迁补偿收入③村、组集体房屋场地租赁收入④村级集体资源(山、林、水塘)承包经营收入⑤上级财政扶持⑥村、组兴办经济实体经营收入。
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基层党员实施“跨越发展先锋行动”,是重大任务,为各地实施创业致富先锋工程,促进村级经济跨越发展指明了方向。
案例一:“花果山”上的一面旗帜。一个因循守旧的人,他的思想犹如一潭静止的水。一个开拓进取的人,他的思想犹如一条奔腾的河。只有奔腾的河才能冲开前方的路,只有思想观念更新的人才能实现致富的梦。所以,吴志生说:“看一个人能不能致富,关键要看他的观念是否改变。”
1981年,中学毕业后,吴志生开车跑运输,一跑就是十二三年。1996年,吴志生与原板桥镇林业站签订了承包“花果山”的合同,从此,他走上了一条充满艰辛和希望的创业之路。2004年5月,在县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吴志生成立了石林县花果山油桃协会,担任会长。2005年吴志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充分发挥油桃协会的作用,吴志生先后举办了12期油桃农函大培训班,培训人数达6000余人(次)。他毫不保留的把油桃高产栽培技术教授给会员,并无偿提供各种优良品种接穗6000余条。吴志生还接受县委党校的邀请,为石林县和昆明市其他兄弟县区的农民兄弟讲授油桃栽培技术。
通过十余的努力奋斗,吴志生由一个不懂栽培技术、不懂管理和营销的普通农民,成为原板桥镇人民心目中依靠科技走增收致富之路的好榜样。
案例二:朝着理想奔跑的有志者。
1993年7月,梅为云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园艺系果树专业,获得农学学士学位,被评为九三届优秀毕业生。毕业后,梅为云顺利地留昆工作,实现了很多人无法做成的梦想。可是,梅为云仅上了两个星期班,就辞职成为一家种苗基地的打工仔。
“创业艰难百战多”。企业之初,梅为云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看准甜柿种植的广阔情景,但资金始终是制约他发展的瓶颈。苦拼三年,梅为云仅有50亩甜柿果园。但他的创业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注意。不久,他的甜柿果园被列为石林县甜柿种植示范基地。石林绿汀甜柿产品开发协会的农户已达1775户,带动全省5000多户种植甜柿。
案例三:以点带面搞育苗,绿村富民促发展。小紫处村是一个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闭塞、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小村庄,地处石林县西街口镇东北部边境,距离镇政府所在的西街口村6公里左右,东、西、北与曲靖市陆良县接壤,南与本镇大紫处村相连。
小紫处村培育树苗、增收绿化始于1997年,当时李贵林、李贵明两兄弟利用房前屋后的菜地、空地尝试培育绿化造林苗木,一部分用于自家移种,一部分销售给别人,这样不但节省了自家的树苗种植成本,而且树苗的销售收入也相当可观。
李家兄弟的成功,深深地影响着同村农民,他们的经验在潜移默化地被接受,村民从中看到了发展的希望,看到了富裕的路子。对于这一切,李家兄弟心知肚明,于是主动的向村民传授经验、讲授方法,逐步带动大家走上了育苗之路。如今小紫处村的树种培育,已发展到52户,育苗基地340多亩,涉及40个品种、总价值达1778.19万元,户均30余万元。
现在,以李贵林、李贵明等育苗大户为龙头的小紫处村树种培育,规模化、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已初步形成产业化,影响力不断向扩展,西街口镇的尾堵渣、威黑老寨、新木凹、绿水塘等村组已有不少农民跟随进行树苗培植,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案例四:带动广大农户致富,非你莫属。石林禾泽蔬菜速冻加工厂于2007年11月建成投产,是石林县第一个从事蔬菜加工的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主要从事鲜食玉米、甜豌豆、青蚕豆等蔬菜的速冻加工销售。产品远销浙江、广东、贵州、四川等地,加工厂利用石林种植玉米产业的优势,根据市场需要,为农户提供甜玉米种子,组织技术培训,提供技术指导,产品统一收购、统一分级包装、统一销售,把分散生产、市场抵御风险能力较弱的种植户联合起来,组成团体,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增加农民收入。
2011年加工厂在圭山、西街口、大可、板桥等乡镇组织农户种植甜玉米10000亩,收购甜玉米6500余吨,加工销售实现产值2800万元,实现利润364万元,农户种植甜玉米亩收入1600元(玉米棒收入1200元,玉米杆400-600元),带动5000多户农民种植甜玉米,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96人,临时用工250人,为打造石林蔬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