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2电子教案现代化的开端
留美幼童組織的棒球隊 第十章現代化的開端 第二節 戊戌變法與立憲運動 戊戌維新的背景 維新變法的經過 維新失敗原因與影響 庚子拳亂與八國聯軍 庚子後新政 立憲運動 戊戌維新的背景 1.西學輸入的影響:A.對西方有進一步的認識B.深化對現狀的不滿 2.甲午戰敗的刺激:A.普遍意識到改革的迫切B.中國面臨列強瓜分危機 3.知識分子的覺醒:A.體認改革需政治上作全面性變革B.嚴復介紹西方「優勝劣敗」的進化論 4.明治維新的啟示 嚴復 維新變法的經過 1.經過:A.康有為、梁啟超 光緒21年「公車上書」B.認知─政治制度的改革C.宣傳─在北京組織強學會 2.推動變法:光緒24年(1898)A.帝師翁同龢推薦康有為給光緒B.光緒任命康有為籌畫新政C.擢升譚嗣同等新人 翁同龢 光緒皇帝 康有為 梁啟超 維新內容 1.政治:A.裁撤無用的衙門與官員B.廣開言路 2.經濟:A.設鐵路礦務局、農工商總局B.編制國家財政預算 維新內容 3.文教:A.廢八股文,改策論B.中央:設京師大學堂,各地:設中小學堂C.立譯書局D.准創辦報館、學會 4.軍事:訓練新式陸海軍 清末學習英文之學生 1903年京師大學堂重要教職員合影 1902年12月17日,京師大學堂正式開學。它是 戊戌维新時光緒帝在1898年籌辦的中國最早的 國立大學,是北京大學的前身 3.失敗:戊戌政變A.背景: a.保守派反對 b.康有為等人操之過急 c.觸犯以慈禧為首的保守派利益B.經過: a.榮祿密謀促使慈禧三度臨朝 b.袁世凱向榮祿告密C.結果: a.光緒被囚禁於瀛臺 b.康有為、梁啟超亡命海外 c.「戊戌六君子」遇害 榮祿 袁世凱 維新失敗原因與影響 1.失敗原因:A.保守派勢力大─慈禧親信遍布朝廷內外B.變法過急─a.知識分子反對廢八股文 b.新政朝令夕改C.光緒無權─無法克服保守派反對阻力D.缺乏經驗─新政多為紙上談兵 2.影響:A.慈禧再度親政: a.引發義和團事件 b.造成漢人官吏疏離,對滿清政權失望B.加速西化革新思想 a.儒家思想支配地位開始動搖 b.啟發知識分子走向學習西方的道路 庚子拳亂與八國聯軍 1.庚子拳亂:A.義和團: a.源起:山東的「義和拳」 b.口號:扶清滅洋B.北上直隸: a.守舊大臣向慈禧推薦拳民神勇 b.慈禧暗中縱容,召拳民入京 號稱自己「刀槍不入」的義和團民 義和團之亂 2.八國聯軍─光緒26年(1900)A.起因:拳民公然在北京攻擊外國僑民, 日本、德國外交官先後遇害B.經過:引發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慈禧攜 光緒倉皇出亡西安C.東南自保:南方免於戰爭波及D.結果:訂立《辛丑條約》─光緒27年 a.駐兵京、津→造成京畿門戶洞開 b.賠款→使國計民生更加困難 八國聯軍進攻北京 八國聯軍由東直門攻打京城 日軍與清軍激戰於城下 1900年八國聯軍勝利簽訂《辛丑條約》 庚子後新政 1.背景:八國聯軍之役後,時勢逼迫下再度 作自強之努力 2.時間:光緒27~32年 3.主要改革:A.教育改革B.振興實業C.編練新軍D.改革官制─設立商部、學部、巡警部E.改革司法 庚子後新政─教育改革 措施:A.廢科舉─光緒31年(1905)B.興學校,頒《癸卯學制》 C.大量派遣留學生 影響:廢科舉,導致士紳階級對清廷 向心力大減→催化清帝國崩潰 有音樂課的新式小學 庚子後新政─振興實業 成立商部,制定商律 命各省辦路礦及農漁工藝各項實業→發生日後收回路權運動 庚子後新政─編練新軍 袁世凱所編練的新進陸軍A.成為清軍主力B.為民國初年北洋軍閥勢 力的由來 部分新軍後來成為革命黨人所滲透→如武昌起義的湖北新軍 清末新軍的西式君官制服 庚子後新政─改革司法 廢除凌遲、梟首等執行方式 試設新式審判廳 逐漸分離司法與行政 立憲運動 1.背景:A.戊戌政變後,康 梁於海外宣揚立憲政體B.日 俄戰爭的刺激 2.宣布預備立憲:光緒32年(1906)A.訂期限為九年B.頒布《欽定憲法大綱》C.成立民意機構:a.中央─資政院 b.各省─諮議局 張謇(1853~1926) 中國近代著名的實業家、教育 家,主「實業救國」,他一生 創辦了20多個企業,370多所 學校,為我國近代民族工業的 興起,為教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