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幼苗根茎和叶蛋白质双向电泳的初步研究Preliminarystudyof.PDF

小麦幼苗根茎和叶蛋白质双向电泳的初步研究Preliminarystudyof.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麦幼苗根茎和叶蛋白质双向电泳的初步研究Preliminarystudyof

分子植物育种(网络版), 2011 年, 第9 卷, 第1366-1372 页 Fenzi Zhiwu Yuzhong (Online), 2011, Vol.9, 1366-1372 http://mpb.   研究报告 A letter 小麦幼苗根、茎和叶蛋白质双向电泳的初步研究 苏源 1 , 余萍 1 , 孔垂思 1,2 , 蔡翌阳 1 , 杨静 1 , 刘林 1 , 李成云 1 1.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病虫害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昆明, 650201 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教育培训处, 昆明, 6502051 通讯作者: li.chengyun@; 作者 分子植物育种, 2011 年, 第 9 卷, 第 49 篇 doi: 10.5376/.2011.09.0049 收稿日期:2011 年 02 月 21 日 接受日期:2011 年 04 月 18 日 发表日期:2011 年 04 月 22 日 这是一篇采用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 进行授权的开放取阅论文。只要对本原作有恰当的引用, 版权所有人允许并同意第三方无条 件的使用与传播。 引用格式: 苏源等, 2011, 小麦幼苗根、茎和叶蛋白质双向电泳的初步研究, 分子植物育种 Vol.9 No.49 (doi: 10.5376/.2011.09.0049) 摘 要 双向电泳是在蛋白质组水平研究植物发育及其对生物和非生物逆境抗性机制的重要手段。本文利用改进的三氯乙酸/ 丙酮法分别对 4 叶期小麦根、茎和叶总蛋白质进行双向电泳获得了高分辨率的电泳图谱。在等电点4~7 范围内,根、茎和叶 图谱上可检测到的蛋白质点数分别达到 1236±93、1220±105 和 1060±86 个。3 个器官的电泳图谱合并后得到可进行比较分析 的 1779 个蛋白质点。其中,304 个蛋白质点(17.1%)是根、茎和叶所共有的。茎-根、叶-茎和叶-根之间相同蛋白质点数分别 为 503 个(28.3%)、471 个(26.5%)和 385 个(21.6%) 。只在根、茎和叶特异表达的蛋白质点数分别为 423 个(23.8%)、308 个(17.3%) 和 297 个(16.7%) 。小麦根、茎和叶蛋白质的表达量在苗期各器官中的差异明显。3 个器官蛋白质点分布在分子量 25 kD~50 kD 和等电点 5~6 的范围内相对集中。实验结果表明,小麦苗期不同器官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着显著差异。通过加强对样品的清 洗结合丙酮对蛋白质在水化液中的二次沉淀能够较好地除去杂质而保证电泳质量。本研究创建了一个简便和适用的方法可对 小麦幼苗的根、茎和叶等器官进行双向电泳,可用于在蛋白质组水平开展小麦发育和对逆境响应等研究。 关键词 蛋白质组; 小麦; 双向电泳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Total Proteins of Roots, Stems and Leaves in Wheat Seedling using 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 Su Yuan 1 , Yu Ping 1 , Kong Chuisi 1,2 , Cai Yiyang 1 , Yang Jing 1 , Liu Lin 1 , Li Chengyun 1 1. Key Laboratory of Agro-Biodiversity and Pest Management of Education Ministry of China,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201, P.R. China 2. Education and Training Department, 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Kunming, 650205, China, P.R.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li.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