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感撰写作文-小学语文.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所感撰写作文-小学语文

以小写大 见微知著 ——定格生活中精彩的动作描写 常平第一小学 黄智根 姚银欢 【内容摘要】学生的语言苍白,语病层出不穷已是我们语文教师司空见惯的现象,尽管平时有阅读习惯的学生也不例外,这类学生虽然有积累了,但是并不会运用,如果我们再得不到有效的方法扭转这局面,可谓是语文教育的悲哀呀。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练写的量,单次练写的时间过长,要求过高等因素制约学生的写作兴趣,因此,小练笔的出现无疑是我们解决以上问题的较好途径。通过易操作、高实效的小练笔,锤炼学生的精彩语言。下面,我们将通过一次指导学生动作描写的小练笔谈谈一些探究及成效。 【关键词】细节 动作 观察 积累 运用 阳春三月,在这春意盎然、鸟语花香的季节里,我校组织学生到广州凤凰城进行校外实践活动。当天安排了一次植树活动,见学生乐在其中,一定会有感而发。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十分强调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撰写作文。这对孩子们才能的发展,智力的发展,精神生活的丰富有很大的意义。于是活动结束后,我布置了一次作文:记一次植树活动。要求有较为细致的动作描写,写出真情实感。意想不到的是批改完收上来的作文之后,我心中的确只有一个想法:“作文,教师怕教,学生怕写。”面对一堆犹如“一座大山”似的作文稿子,我花费了几天的时间如“愚公移山”般批改,却没从学生的习作中看到点滴亮彩,一个“愁”字憋在心头。那作文稿上写的简直就是一杯白开水,纯得无味…… 现附上本班一位中等生小杨的作文片段: 我们在周围找了一块合适的地方挖洞,遇到石子就用铁铲把他撬出来,撬不出来就用手把它挖出来。坑终于挖好来了,我们再把小树端端正正地放入坑中,然后严严实实地盖上土,最后我再把水浇在树苗的周围。 一、把脉作文,摸瓜寻藤 不难看出,小杨的片段描写中记叙整个植树的过程:挖坑——撬石头——盖土——浇水。但是怎样挖坑,挖坑时腿、手怎样配合,劳动的姿势怎样才容易用力,腰是否微弯,甚至手指怎样紧握锄头等细节都没有写具体。撬石头、盖土、浇水也同样没能写具体。叙述的话中,最昂贵的是“细节”。小学高年级的习作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写作目的,提炼素材,并进行有所侧重的细节描写,可学生往往容易犯平均用力的毛病。一次又一次地写着一些波澜不惊,流水帐似的作文。我不禁反思自己的教学,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让其作文绽放光彩?其实,学生的作文所犯的毛病我们语文老师已司空见惯了,并为其进行了无微不至的修改,结果未如人意。后来,我们摸瓜寻藤,发现我们平时的作文教学只是聚焦在学生的作文上,而忽略了学生。他们才是作文的主体,是我们作文教学的对象,我们是在教学生作文而不是教作文,尽管你在其作文上怎样添砖加瓦,过后,学生的作文能力还是不见起色。因此,留意学生的学情,授之以渔,变老师评改为师生活动、生生互动。总言而之,若要学生写出好作文,就必须突破下面问题:没能聚焦细小处、放大描写,这就是学生的观察能力欠缺;学生阅读狭窄,词汇量不足;欠缺强化训练,不能学以致用。如果我们只是仅靠每个单元的一篇作文,学生的作文就难以入木三分。后来,我们又发现小练笔却能解决作文的写作时间长、内容多、次数少、要求高的弊端,而且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效果明显。于是,我们开始针对细节描写中的薄弱处——动作描写,进行了巧作小练笔的教学探究。 二、对症下药,水到渠成 (一)体察入微,摄取素材 小杨的习作毛病在班级中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我特意找他进行了一次作文面批。我拿出他的习作稿问他植树时,真的有种树没?他点头示意有。这就排除了第一个习作大忌,习作中没有亲身体验,写空话,写套话。我再问他植树时,有没有注意观察植树时人的动作?他有点不以为然,说:“当时我只顾着植树,并没有特意去观察,印象中植树就是:先挖坑,再盖土,最后浇水就好了。”显而易见,学生只凭印象去写作,却没有养成观察的好习惯。没有观察,哪来有细节呢? 习作是生活的,文学家以写作为生,尚且要“深入生活”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的作品。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的形象是如此的栩栩如生。特别是“孔乙己”在酒店前“排”出五文大钱的“排”字用的如此精当,是因为鲁迅对“咸亨酒店”的各种各样的顾客有着细致入微的观察。他应该是看见了形形色色的“孔乙己”们“排”出大钱的动作,然后才能写出如此传神的动作。我们的学生才刚刚起步学习习作,又岂能缺乏“观察生活”的能力呢? 我国文学巨匠鲁迅先生曾说过:“此后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这里鲁迅先生深刻地道出了观察对于写作的重要意义。要向学生讲清观察生活不能单纯依靠感觉,还需要思维活动的介入。不仅要“观”而且要“察”;既要有感官的摄取,又要有心灵的伴随。观察要有目的,要深入细致,讲求实效;要按顺序,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观察;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