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抗冻蛋白-abc
抗冻蛋白
2009年12月 分子月报 DavidGoodsell
译者:胡玉荣(农科院茶叶所)
王宁波(农科院植保所)
关键词:热滞效应,冰重晶化蛋白,抗冻蛋白,应用前景
引言
对于生长在寒冷气候中的植物来说,结冰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一旦温度低于零度,冰晶就
会逐渐生长最终使细胞破裂。然而,这种危险并没有阻止地球上的生物向温带地区传播。
植物、动物、真菌、细菌等各种类型的生物都已经形成了抵抗这种致命性的冰晶生长的方
法。在某些情况下,它们将糖类和甘油等一些小的抗冻化合物包裹在细胞表面,但是在这
种情况下,细胞需要额外的帮助,随着温度下降,细胞可以形成特殊的抗冻蛋白来进行自
我保护。
抗冻蛋白的作用
抗冻蛋白并不阻止冰晶的生长,而是将冰晶的大小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因此,抗冻蛋白有
时也被称作冰重晶化蛋白。当水开始结冰时,首先形成许多小的冰晶,然后少部分的小冰
晶占据优势,从周围其它小冰晶中夺取水分子从而越长越大。而抗冻蛋白能够阻止这种重
结晶现象,它们结合在小冰晶的表面以减缓或者阻止其重结晶为具有致命性的大冰晶。
抗冻机制
抗冻蛋白能非依数性的降低水溶液的冰点,而不影响其熔点,抗冻蛋白的这种效应被称为
滞效应。最有效的抗冻蛋白是越冬昆虫的抗冻蛋白,它能够使水溶液的冰点降低6℃,但
是其他的抗冻蛋白,如植物抗冻蛋白和细菌抗冻蛋白的热滞活性则比较低。而抗冻蛋白除
了滞活作用外还可以通过调控胞外冰晶的增长以及在温度降低至冰点以下时抑制冰的重结
晶来提高生物抗冻性。
图一
应用前景
抗冻蛋白已经应用于生产。例如,从生长于寒冷海水中的大洋鳕鱼体内提纯的天然抗冻蛋
白(1kdf)添加到冰淇淋中,附在冰晶表面使冰淇淋细腻平滑,并且防止其在贮藏和运输过
程中重结晶成冰渣。研究者们也尝试将抗冻蛋白用于组织和器官的超低温保存,以降低冰
晶造成的伤害来改善冷冻质量。
具有抗冻活性的不同蛋白
抗冻蛋白是趋同进化的一个完美的例子。观察不同生物中的蛋白质就会发现,许多具有
不同结构的的抗冻蛋白却执行相同的抗冻功能。这些特殊蛋白质的都具有富含苏氨酸(图
中为浅蓝色)的平滑表面,并且与冰晶的表面相结合。其中包括从大洋鳕鱼(1kdf)和美
洲拟鲽(1wfb)中分离得到的两种蛋白,与从越冬昆虫黄色粉虱虫(1ezg)、云杉卷叶蛾
(1eww)和雪跳蚤(2pne)体内分离得到的三种活性较高的蛋白(图二)。
图二
结构解析
抗冻蛋白结合到冰晶表面,抑制冰晶生长。雪跳蚤抗冻蛋白(2pne)的结构能够帮助理解
其作用机制。在冰晶结构中,蛋白质的冰晶结合表面被水分子所覆盖(图中为红色),类似
于冰晶中的水分子,冰表面的这些水分子也是间隔排列,因此,我们可以想象,抗冻蛋白
以同样的方式结合在冰晶水分子的几何格上。
图三
进一步探索的主题
1.抗冻蛋白是趋同进化的例子,你能在 PDB 中找到一些其他的关于两种完全不同的蛋
白质执行相同功能的例子吗?
2.昆虫抗冻蛋白呈螺线型折叠,多肽链像弹簧一样形成环,将抗冻蛋白的折叠方式进行
比较,甲虫和蛾抗冻蛋白多肽链的折叠方式与雪跳蚤多肽链的螺线型折叠方式完全不
同。你能在PDB 中发现螺线型折叠的其他蛋白吗?(提示:在蛋白质的结构分类
(SCOP)数据库中观察这些蛋白质的结构分类,在浏览器页面的底部能够找到)。
辅助阅读
S.Venkatesh and C. Dayananda (2008) Properties, potentials,and
prospectsof antifreeze proteins.Critical Reviews in Biotechnology 28, 57-
82.
A. Regandand H. D.Goff (2006) Ice recrystallization inhibition in ice
cream as affected by ice restructuring proteinsfrom winte wheat grass.
Journal of DairyScience 89, 49-57.
Z.Jia and P. L. Davies (2002)Antifreeze proteins:an unusual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