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匣相对转动对涡轮叶顶间隙流动的影响-空气动力学学报.PDF

机匣相对转动对涡轮叶顶间隙流动的影响-空气动力学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匣相对转动对涡轮叶顶间隙流动的影响-空气动力学学报

第27卷第5期 空气动力学学报 Vol。27.No.5 2009年10月 ACTAAERoDYNAMICASINICA 0Ct..2009 文章编号:0258-1825(2009)05-0597-05 机匣相对转动对涡轮叶顶间隙流动的影响 牛茂升,臧述升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叶轮机械研究所,上海200240) 摘要:机匣与叶片的相对转动是影响涡轮叶顶间隙流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对LISA1.5级轴流涡轮内三维流动 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当叶片静止时,叶片顶部压力面静压增加,叶片顶部载荷增大.通过问隙的流量增加,同时 吸力面侧在叶片前缘、叶片中部各形成一个间隙涡.叶片前缘间隙涡会迅速耗散,同时使得叶片中部形成的间隙 涡维持在吸力边附近。上通道涡被排挤到问隙涡下方,导致动叶出口截面上、下通道涡形成的高损失区合并.影响 范围增大. 关键词:间隙流动I间隙涡I叶顶分离涡l通道涡 中图分类号:TK474.7文献标识码:A 0引 言 轴流涡轮叫的三维流动模型,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分 析机匣相对转动对三维流场分布、叶片表面静压分 由于涡轮人口温度较高,为防止动叶叶片受热膨 布、叶片载荷、动叶出口截面总压损失的影响。 胀后与机匣发生摩擦,因此在叶片顶部与机匣间会留 出一定的间隙。流体在叶顶压力边和吸力边静压差 1计算模型 作用下,会以较高的速度通过该间隙,形成间隙流动。 通过间隙的流体没有经历膨胀减压过程,具有较高的 计算模型采用苏黎世瑞士联邦工学院的“LISA 温度及总压,高速通过间隙,并改变叶顶的温度及压 1.5级轴流涡轮,其间隙高度为1%叶高(r= 力分布。流体流出间隙以后与主流掺混,导致动叶流 0.68mm),涡轮装置参数可见文献[3]。 动损失增加、涡轮效率下降。 间隙流动损失是涡轮中流动损失的重要组成部 分。但是由于涡轮动叶叶顶间隙高度较小,而且叶片 用有限体积中心离散方法,空间项离散采用二阶迎风 转动方向与间隙流方向相同,很难对间隙内部详细流 动进行试验测量,因此一直以来,间隙流动都是涡轮 分块网格,间隙区域为独立蝶形网格,沿高度分布21 三维流场研究中的难点之一。 层网格节点。边界层内垂直壁面方向布置17个网格 很多间隙流试验研究都是采用叶栅试验台,叶片 节点,壁面第一层网格y+=0.5。网格总数达207 与机匣相对静止,但实际涡轮中机匣的相对转动对间 万,采用三重网格方法加速收敛。 隙流动影响较大。Srinivasanc妇认为机匣相对转动使 得叶片压力边和吸力边静压差减小,相同间隙高度时 总温、总压、气流方向。出口给定静压。壁面采用绝 通过间隙的流量可以下降9%。YarasE2]认为机匣转热,无滑移边界条件。 动导致刮削涡出现,间隙涡、通道涡与刮削涡相互作 当计算叶片转速不等于试验转速时,出口按照试 用而导致结构发生很大变化。 验工况计算结果给定流量12.19kg/s。 本文建立瑞士联邦科技研究院的“LISA”1.5级 定常计算结果与试验测量值相差较小,如表1。 ·收稿日期:2008-07-25,修订日期:2009-02-20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210102) 作者简介:牛茂升(1982-).男。山东安丘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叶轮机械间隙流动研究.E-maillniumaosheng@hotmaiL∞n 万方数据 598 空气动力学学报 第27卷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