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田洋的生态规划.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牛田洋的生态规划

牛田洋的生态规划 组员:吴政斌 林彤 彭晓燕 张鸿腾 周楷彬 林育鹏 指导老师:刘奕奎 陈惠娟 在汕头市内港,榕江西侧,那里曾是一片海滩,潮涨时淹没,潮退时干出,面积足有万亩,这就是牛田洋。上世纪60年代初期,人民解放军响应毛泽东主席的号召,开进了牛田洋围垦造田。四十余年来,这片热土历经世事沧桑,既创造过当年围垦当年种植,亩产粮食1190斤的奇迹;也有过强台风来袭,553名年轻战士学生护堤捐躯的悲壮事件;更有着退田还渔,两万多亩池塘虾欢蟹肥的当代传奇。如今的牛田洋,有绿树葱葱的十里景观长堤,有“落霞与白鹭齐飞”的湿地自然保护区景色,也具备了打造水乡式的休闲旅游基地的得天独厚优势。 牛田洋的地理位置及介绍 地理位置:牛田洋,指汕头礐石大桥以西的内湾地区,韩江、榕江在此出海。牛田洋基地指位于海堤内侧部已围垦的土地,面积达2万多亩,现绝大部分被开辟为水产养殖基地。 相关介绍:毗邻市区,地域和水域开阔的牛田洋是一片得天独厚的湿地,具有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的功能,堪称“汕头之肾”。 牛田洋的自然资源 水产资源:牛田洋位于榕江、韩江出海口,水资源丰富,最适合发展水产养殖业。1994年后,由于海水倒灌,咸田种稻效益不佳,牛田洋陆续退耕改造成水塘,附近的大场、天港、莲塘等村居民看好这片土地,与部队采取联营承包形式,开展水产养殖。牛田洋目前的水产养殖基本属于生态综合混养,即多品种合理搭配养殖。现在主要是青蟹、对虾及贝类、综合鱼类。 鸟类资源:牛田洋位于韩江榕江出海口,鱼类丰富,便于鸟类觅食,附近又有桑浦、石等山麓可供鸟类筑巢安家,是我市继南澳岛之后又一岛类聚居地。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白鹭、燕鸥在此飞翔觅食。汕头目前已观察到的鸟类10目23科71种,大部分在牛田洋都可观察到。最常见数量最多的是白鹭、小白鹭、苍鹭等鸟类。因此,这里常常出现“落霞与白鹭齐飞,海水共长天一色”的自然美景。 有关专家最新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汕头市湿地境内已有一百多种鸟类,比几年前的已知鸟类七十多种猛增了三十多种;其中部分属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和省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剩下的品种则均属“三有”鸟类,即受国家保护的属于有益、有重要经济、有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如普通鸬鹚、牛背鹭和夜鹭等。 专家分析,汕头海岸湿地已成为中国三大候鸟迁徙路径之一。每年来来往往的候鸟数以万计,鸟类资源已是汕头海岸湿地资源最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利资源:随着实施人水和谐发展的治水新思路的确立,水利工程建设逐步向综合治理、综合建设方向发展,建设生态工程和环境效益工程不断得到实施。2004年2月20日开始全线动工的牛田洋海堤达标加固工程按照这个思路,专门投入资金在大堤内种植小叶松,在闸口处兴建观景两用的飞檐式有民族特色的建筑,市民驾车可来到大堤观鸟看海,使这条大堤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目前这条大堤已经建成。 “七·二八”事件回顾 ? “7·28”在汕头人心目中是一个概念,一处磨灭不去的烙印,因为1969年那场百年罕见的强台风,因为553个抗击海啸而献出年轻生命的英灵。 1962年,解放军某部战士们来到牛田洋,围出7.8平方公里良田。一般刚围起来的海田要三至五年才能种植,但部队靠人拉犁耙的方法开垦了围内的土地,创造出海田当年围成当年种植的奇迹。1965年时,粮食已达亩产1190斤这样的高产量。随后两千多名北京等地的大学生也来到牛田洋,与部队指战员一起开展农业生产,如我国现任外交部长李肇星就是其中一个。1969年7月28日,牛田洋人还沉浸于荒滩变陆地、咸地种庄稼的喜悦之中,一场汕头历史罕见的12级以上强台风挟天文大潮的海啸狂袭而来,在这场灾难中,牛田洋也成了受灾的重中之重,为堵住海堤62处决口,官兵与学生手拉手组成人堤,高喊着“人在堤在”、“人定胜天”的口号与台风进行较量。但由于风大浪高,大堤决口无法堵住,当海水冲进牛田洋,553名官兵与学生护堤捐躯。 当年的幸存大学生之一,原汕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黄赞发曾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时刚调防的部队对潮汕潮汐、风暴的自然灾害处置经验不足。他对当日风摧屋倾、瓦片纷飞、积水齐腰的景象记忆犹新,幸好凭借对周边地形的熟悉,他才能带着另外几名学生从现场侥幸撤退。而记者近日在采访其他当事人或亲属时,也听闻了种种惊心动魄的故事。其中,有一位“牛友”当年在被冲入海里时,幸运地攀住了一张在水中漂泊着的木床,并找到一瓶能驱寒保暖的米酒,这才保住了性命。后来他们在风雨中漂流到了揭阳,逃出灾难。 553条年轻生命就这样逝去了,他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一切行动听指挥”的精神至今为人所颂扬,但这个悲壮事件也给后人留下了不能过于强调“人定胜天”、必须尊重自然规律的深刻教训。 在历史的经验教训面前,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当前树立落实,积极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发展远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