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形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二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形成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史记·管晏列传》 释义: 粮仓充实就知道礼节;衣食饱暖就懂得荣辱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包括生产工具、灌溉方式和耕作方式、   农作物品种、生产组织方式等部分。;采集业;半坡遗址;古代的畜牧业:;稻;六畜兴旺;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学思之窗 十二生肖与农业文明的关系。;1.概况;半坡遗址出土的磨制石斧 ;铁器、牛耕;曲辕犁(江东犁);;牛耕和生产工具、技术的不断改良使精耕细作;灌溉工具的改进:;右上:三国马钧翻车;1.农具用材质量的变化,耐用性、实用性能加强:由石器、骨器、木器到金属工具,到铁农具的出现; 2.工具种类不断增加,技术得以突破,能完成多道工序:由耒、耜到曲辕犁; 3.农业动力的变化:由人力到畜力再到自然力——牛耕的出现对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三、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大禹治水;(春秋)芍陂;“引水以灌田,分洪以减灾”的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为之天府”。四川也由此有了“天府之国”的美誉;坎儿井;三、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殷墟甲骨文中有“(王)大令众人曰    的卜辞,是商代集体耕作的反映。;生产工具  耕作技术;春秋时期;特点: ①分散性:生产规模小,家庭为单位; ②落后性:分工简单,男耕女织; ③封闭性:缺少交往与合作,自给自足。 ④脆弱性:受到天灾人祸的影响,易破产。;中 国 农 业 经 济 的 特 点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