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14-孔孟两章自主广场-粤教版必修4.docVIP

高中语文-14-孔孟两章自主广场-粤教版必修4.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14-孔孟两章自主广场-粤教版必修4

自主广场 我夯基 我达标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颛臾(yú)   论语(lún)   弃甲曳兵(yè) B.木椟(dú)    相夫子(xiàng)    虎兕(āo) C.冉有(rǎn)    狗彘(zhì)    出于柙(xiá) D.孝悌(tì)     衣帛食肉(bó)    庠序之教(xiánɡ) 解析:此题考查字音,要记住字的正确读音,切忌念半边,“虎兕”的“兕”应读“sì”,而非“āo”。 答案:B 2.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无乃尔是过与[ 且尔言过矣 B.则将焉用彼相矣 相夫子 C.是社稷之臣也 是谁之过与 D.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曹刿请见 解析:此类训练题目,一要熟悉实词的一词多义现象,掌握它的多个意义;二要学会分析它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A项,前一个当“责备”讲,后一个当“错”讲;B项,前一个名词,辅助盲人走路的人,后一个是动词,“辅佐”之意;C项,都当“这”讲;D项,前一个“拜见”,后一个“召见”。 答案:C 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直不百步耳 (直,通“只”,“不过”) B.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不要)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戴,通“载”,承担) D.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涂,同“途”,道路) 解析:此题考查通假字,A、B、D三项的解释均正确,C项,“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中的“颁”通“斑”。而“戴”,意思是顶在头上,不是通假字。 答案:C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 A.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危:摇晃不稳定;颠:跌倒。 B.而在萧墙之内也 萧墙:国君宫门内正对着门的照壁。这里暗指鲁国内部。 C.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国:卿大夫的封地;家:诸侯的封地。 D.故远人不服 远人:指本国以外的人。 解析: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正确理解,涉及对字词的理解,还有一定的文化常识。国:诸侯的封地;家:卿大夫的封地。 答案:C 5.下列句中“是”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B.是谁之过与 C.吾祖死于是 D.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解析:本题考查“是”是判断词还是代词。A项中“是”表判断,B、C、D三项中“是”是代词,这。 答案:A 我综合 我发展 一、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6.对“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一句中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疾:厌恶,是句子的谓语,“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是它的宾语。 B.夫:代词,那种;舍:舍弃,回避,动词。 C.为:替,给,介词。 D.辞:托词,动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做题的关键是依据语境解释词义。“辞”在这里是“托词、借口”的意思,是名词。 答案:D 7.下列句中的“相”与“今由与求也,相夫子”中的“相”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则将焉用彼相矣 B.季文子相三君 C.犹瞽之无相与 D.操虽托名汉相 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现象。“相”在文言文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词语,有xiāng与xiàng两个读音多个词义。这四句话中“相”的读音均为xiàng。例句中“相”是“辅佐”的意思。A项中的“相”意为搀扶盲人走路的人。B项中的“相”与例句相同。C项中的“相”与A项中的“相”相同。D项中“相”指“丞相”。 答案:B 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修文德以来之 ②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③既来之,则安之 ④安无倾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解析:本题考查词的用法,解答此题关键是从词类活用的角度入手。①②两句中的“来”字用法相同,均为使动用法,使……来;③句中的“安”是使动用法,使……安定;④句中的“安”是名词,上下相安,安定。 答案:D 9.下面句中分别含有一个成语,请写出来。 (1)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2)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解析:本题考查对常识性知识的了解和应用能力。 答案:(1)分崩离析 (2)祸起萧墙 10.孔子治理国家的原则是什么? 解析:本题是对整体把握文意的考查,需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筛选并整合信息。 参考答案:治理国家“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均无贫,和无寡

文档评论(0)

mmrs36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