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群
生态系统的生 物种群 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群 第一节 种群的概念与种群统计的基本参数 一、种群的概念: 1、 种群 一定空间中同种个体的集合。(由个体通过种内关系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这种占据某一地区的某个物种的一群个体就叫种群。 指特定时间内栖息于特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集合群。 2 自然种群的特征 ①空间特征 ②数量特征 ③遗传特征 族(Race) 地理种群--亚种 秋宗 春宗 种群鉴别 是种群生态学的基础工作。主要依据形态学和生态学特征来判别,现广泛采用生物化学、生理学、细胞遗传学等方法。 方法: 量度特征(体长/体重、体长/体高、头长/吻长) 计数特征(胸鳍鳍条数、上下鳃耙数等) 某些硬组织(鳞片、耳石、骨骼等) 结构特征(如鳞片的化学组成) 种群的结构 1)种群中个体的空间分布类型 种群分布的状态及其形式 (1)、随机的:个体的分布是偶然性的,无规则的。 (2)、均匀的:个体间作等距离分布。 (3)、成群的(或称无规律性的):个体成群或成团分布。常见。 二、种群的密度与阿利氏规律 种群密度 指单位面积或单位容积内有机体的量(单位空间中的种群大小,通常以个体数目或生物量来表示)。 可用个体数、生物量(湿重)、有机质干重或能量(卡等)等标志来表示。 不同标志得来的结果可能相差很大。 样方法、标志重捕法、相对密度测定等 1)、绝对密度测定 ①总数量调查:计数某地段中全部生活的某种动物的数量。 ②取样调查: A、样方法:在若干样方中计数全部个体,然后将其平均数推广,来估计种群整体。 B、标志重捕法:Peterson Index N:M=n:m C、去除取样法:用于调查小哺乳类。 2)、相对密度测定 表示种群数量多少的丰盛度指数。 ①捕捉:粗略的丰盛度。 ②粪堆数: ③计数动物的鸣叫声:适宜某些鸟类。 ④毛皮收购统计 ⑤渔业统计中常用每单位捕捞的鱼数或生物量。作为鱼类种群的相对丰盛度。 ⑥记述动物活动所形成的土丘、洞穴、巢、蛹等数量。 研究种群数量变动的意义 ★ 数量变动是种群生态研究的中心内容。 1)、它是物种存在、进化、种间关系的基本单位,群落或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对象。 2)、有助于阐明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生态系统的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 3)、对研究进化机制和进程及物种形成有重要意义。 4)、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的理论基础。 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 这取决于种的遗传特性和生活条件。 1) 三种年龄结构分别表示:增长种群、稳定种群、衰退种群 阿利氏规律 每种生物都应有其自己的最适密度,这就是阿利氏规律。 2)、性比:雌雄个体的比例 ①决定于种的特点。 ②同一种类的不同种群性比也有不同。 ③在同一种群中性比也可能由于环境条件而变化。 ④是在环境条件变化下,保证有效繁殖率的一种适应。 四 种群数量变动的生物学基础 出生率: 任何生物产生新个体的能力。单位时间内出生的个体数同生物总数之比 最大出生率: 指种群处于理想条件下(即无任何生态因子的限制作用,生殖只受生理因素所限制)的出生率。 实际出生率(生态出生率): 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种群实际上的出生率。 ★出生率的高低取决于: A、性成熟的速度 B、每次产仔数目 C、每年繁殖次数 D、胚胎期、孵化期、繁殖年龄的长短。 死亡率: 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同生物总数之比。 ★最低死亡率: 是种群在最适的环境条件下,种群中的个体都是由于老年而死亡,即动物都活到了生理寿命才死亡的。 ★ 种群的生理寿命: 是指种群处于最适条件下的寿命,而不是某个特殊个体可能具有的最长寿命。 ★生态寿命: 指种群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平均实际寿命。 散布 2 生命表: 3 存活曲线: 以年龄为横坐标,存活的相对数为纵坐标构成的曲线。 五 种群的内禀自然增长率(rm) 生物在没有任何限制的环境中增长的潜在速率。又称生物势、生物潜能。或,种群处于最适条件下的瞬时增长率(rm),称为内禀增长率。 无限环境条件下,种群的最大增长率。 它是物种固有的,由遗传特性决定的。 它是种群增长固有能力的指标。 rm=0.5/年 表示每年每个雌体平均增长了0.5个雌体,0.5个个体不包括以前的雌体。 ?内禀增长率 内禀增长率[生物潜能(biotic potential)或生殖潜能(reproductive potential)]。 是指当环境是无限制的,在该理想条件下,稳定年龄结构的种群所能达到的恒定的、最大的增长率,用rm表示。 rm与在实验室内或野外实际条件下见到的增长率之间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现代造船工程第4讲.ppt
- 现场咨询培训-天龙八部.ppt
- 现场接待流程.ppt
- 现代通信技术基础第6章.ppt
- 现代通信网技术.ppt
- 现场实践:从5S出发的改善.ppt
- 现在完成时态复习ppt.ppt
- 现代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原理-第十四章.ppt
- 现场效率损失的“第八大浪费”.doc
- 现汉下 复句.ppt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工业机器人技术(安装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软件技术(前端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安全运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车辆鉴定与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石油炼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环境监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