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子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2
实验九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 * *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 1、研究由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比例、加法、减法基本运算放大电路的功能。 2、了解运算放大器在实际应用时应考虑的一些问题。 二、实验设备与器件 模拟电路实验箱 一只 直流稳压电源 一台 数字万用表 一只 电路实验板(A3) 一块 三、实验原理 集成运算放大器时一种具有高电压放大倍数的直接耦合多级放大电路。当外部接入不同的线性或非线性元器件组成输入和负反馈电路时,可以灵活的实现各种特定的函数关系。在线性应用方面,可组成比例、加法、减法、微分、积分、对数等模拟运算电路。基本运算电路 本实验采用的集成运放型号为?A741(或F007),引脚排列如图所示。它是八脚双列直插式组件,(2)脚和(3)脚为反相和同相输入端,(6)脚为输出端,(7)脚和(4)脚为正、负电源端,(1)脚和(5)脚为失调调零端,(1)(5)脚之间可接入一只几十kΩ的电位器并将滑动触头接到负电源端。(8)脚为空脚,电源+Vcc为+12V,?Vcc为?12V。 ?A741管脚图 调零端 空脚 +12V 输出端 反相输入端 -12V 调零端 同相输入端 1、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电路如图所示。对于理想运算放大器,该电路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为: 为了减小输入级偏置电流引起的运算误差,在同相输入端应接如平衡电阻R2=R1 //RF 。 R1 R2 RF RW 10kΩ 100kΩ 10kΩ +12V -12V U0 2、反相加法器 电路如图所示,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 为: Ui1 Ui2 U0 R1 R2 RF R3 RW 10kΩ 10kΩ 10kΩ 10kΩ +12V -12V Ui1 Ui2 U0 R1 R2 R3 RF RW +12V -12V 10kΩ 10kΩ 100kΩ 100kΩ 10kΩ 3、差动放大电路(减法器) 对于下图所示的减法运算电路,当R1=R2;R3=RF时,有如下关系式 减法运算电路 4、积分运算 反相积分电路如下图所示。在理想条件下,输出 电压UO等于 式中UO(0)是t=0时刻电容C两端的电压值,即初始值。 如果ui(t)是幅值为E的阶跃电压,并设uc(0)=0, 电路如图所示,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 如果U0(t)是幅值为E的阶跃电压,并设UC(0)=0,则即输出电压UO(t)随时间增长而线性下降。显然RC的数值越大,达到给定的UO值所需的时间就越长。积分输出电压所能达到的最大值受集成运放最大输出范围的限制。 ui u0 +12V -12V R1 R3 RW C RF 100kΩ 2kΩ 10kΩ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实验前要看清运放组件各管脚的位;切忌正、负电源极性接反和输出端短路,否则将会损坏集成块。在做以下实验前应对运算放大器进行凋零。 1、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1)按原理图连接出实验电路,接通12V电源,输入端对地短路,进行调零和消振。 2)输入f=100Hz,Ui=0.5V的正弦交流信号,测量相应的UO,并用示波器观察UO和Ui的相位关系,记入表1。 表1 f=100Hz,Ui=0.5V 实测计算值 理论计算值 AV UO波形 Ui波形 UO(V) Ui(V) 2、反相加法运算电路 1)按原理图连接出实验电路。调零和消振。 2)输入信号采用直流信号,用直流稳压电源提供直流输入电压,分别为:Ui1=2V,Ui2=3V,用万用表的直流电压档测量输出电压Uo,记入表2。 表2 0.8V 0.5V 3V 2V UO(V) Ui2(V) Ui1(V) 3、减法运算电路 1)按原理图连接出实验电路。调零和消振。 2)采用直流输入信号,记入表3。 表3 1V 0.5V 3V 2V UO(V) Ui2(V) Ui1(V) 4、积分运算电路 1)按图连接实验电路,对运放输出进行调零和消振。 2)调零完成后,短接电容器C,使UC(0)=0。 3)去掉短路线,在输入端加一方波信号(幅度在1V左右,频率以输出清晰为准)在输出端测量其大小和观察波形。 表4 输出波形 输入波形 输入频率 输入幅度 五、实验报告要求 整理实验数据,计算出理论值并与实验值进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2J611-4图集—金属结构大门.pdf VIP
- 2025-2026学年小学美术鲁教版五四制五年级上册-鲁教版(五四制)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CSP-J2-第二轮比赛-C++试题 .pdf VIP
- 完美健康观念课件.pptx VIP
- 幼儿园玩教具配备基本标准表.doc VIP
- 妊娠期母儿健康管理新策略题库及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 2025 学校公开招聘教师简章.pdf VIP
- 乳腺癌根治术后护理查房 (1).pptx VIP
- 初中英语教学实践:AI生成式案例在语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VIP
- 【算法】labuladong的算法小抄.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