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应用写作第二讲社交礼仪文书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财经应用写作第二讲社交礼仪文书课件

第二讲 社交礼仪文书 第一节 社交礼仪文书概述 一、社交礼仪类文书的概念 社交礼仪文书是指应用于社交公关礼仪场合的文书。 人是社会动物,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社会交往离不开语言的交流沟通,而为了使语言更好地表达感情和思想,就需要预先反复琢磨,拟好讲话的文字稿,社交场合讲话所使用的文字稿就是社交礼仪文书。有些情况下人们不能当面交流沟通,就需要借助书信等方式进行,这也是社交礼仪文书。在社交礼仪场合的讲话稿和书信有时还需要发表于报刊、网络,这就需要对格式上不很完善的稿件加以完善,形成格式上比较完善的社交礼仪文书。 二、社交礼仪文书的特点 1.公开性 2.口语性 三、社交礼仪文书的种类 四、社交礼仪文书的要求 1.称谓妥贴 2.传达意旨明白准确 ,针对性要强 3.语言表达准确,感情充沛 第二节 求职信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尤其是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机会总是青睐主动出击的人,酒香也怕巷子深,再优秀的人,也要学会自我推销,而推销自己的第一步就是给用人单位递上求职信和简历等材料。求职信以特有的方式发挥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一、求职信的概念和特点 是向有关单位、有关领导人提出求职要求,以使对方接受的专用书信。具有针对性、自荐性和竞争性。 二、内容格式 (一)求职信写作的四要素 1、说明本人基本情况和求职信息来源。简要介绍自己,重点介绍与应聘岗位相关的学历水平、经历和成就;写出信息来源。 2、说明应聘岗位和能胜本岗位工作的各种能力 是核心部分,向对方表明自己有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有技能、有成就、并且特长、兴趣、性格与工作要求相符。 3、介绍自己的潜力,如:向对方介绍做过各种社会工作,预示你有潜在的管理和组织能力。缺少工作经验是因为你年轻,但年轻也是一种财富。 4、表明希望得到答复、面试的机会,附履历表,写明联系方式。 (二)格式 包括:称呼、正文、结尾、署名、日期、附言 1、称呼:单位全称或规范性的简称如“尊敬的**公司领导” 2、正文:得知消息的来源 ,求职目标。 推荐自己:写明求职意愿、个人条件、求职原因 ,提出请求 。 3、结尾:一般是祝愿、感谢的话,如感谢对方阅读你的材料,并表达期待的回音,获得面试的机会。 4、落款、署全名,日期(用阿拉伯数字写全年月日) 5、附言:联络方式(地址、电话), 附件目录:学历证、学位证、获奖证书、照片、简历 (三)注意事项 实事求是、态度真诚、篇幅不宜太长 三、个人简历表 姓 名:xxx 性 别: 出生年月:xxx 联系电话: xxx 学 历:xxx 语 言:xxx 住 址:xxx 电子信箱:xxx 求职意向:xxx 工作经历: 20xx—至今xx 简介: 200xx—200xxxx 简介: 200xx—200xxxx 简介: 教育培训 1997.9——2000.7XX大学 xx 培训 20XX——20XXXX大学 xx专业 本科(专科) 19XX——19XXXXX中学 个人概述: xxxxxxxxxxxxxxx 四、例文P15(例文2.1求职信)评析 第三节 礼仪书信 一、慰问信 (一)要领 慰问信是以组织或个人名义向有关方面发出的安慰和问候的礼仪文书。 按照用途的不同,慰问信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对先进单位或个人的慰问;二是对遭遇不幸、蒙受损失的地区、单位或个人的慰问;三是在节日期间的慰问。 慰问信的格式由标题、称谓、正文和落款四部分组成。 慰问信的种类不同,内容各异,决定其用语及语气也不同。因此,要写好慰问信,除准确掌握格式外,关键在于特别注意用语及语气的把握。 (二)例文《致邹韬奋夫人沈粹缜的慰问信》赏析P17 显然,该文属于第二类――以个人名义(代表组织)对遭遇不幸的个人表示慰问。该文最突出的优长之处就是用语及语气恰如其分:善解人意,哀而不伤。 韬奋先生毕生为民族的自由解放而奋斗,可是,当民族的自由解放实现的这一天到来的时候,他却不能与他的人民共享欢乐了,这怎能不使人哀恸、惋惜。作者用“抗战胜利的欢声”来反衬这种痛苦,使人“不能不感到无限的痛苦”。另一方面,他的逝世,使粹缜先生遭遇了丧夫之痛,其哀恸之深可想而知。作者接着使用了垫衬法:全国人民已经“感到无限的痛苦”了,说她作为韬奋先生的亲人“您感到的痛苦自然是更加深切了”。这种发自肺腑的同情和理解,加之有全国人民与之分担痛苦,使受文者心灵得到了初步安慰。 文章第二个层次,是对受文者粹缜先生的赞誉。这种赞誉极其含蓄,通过肯定她在生活上“协助和鼓励”韬

文档评论(0)

jiaoyuguanlij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