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泛域经济产城融合共生:演化逻辑理论解构与-宏观经济研究院
泛县域经济产城融合共生:
演化逻辑、理论解构与产业路径*
陈运平 黄小勇
内容提要 产城融合的研究已经成为区域经 一的经济,例如主要是服务业或者制造业为主,
济发展领域的热门主题,然而从县域经济特别是 根据各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禀赋、区位等
泛县域经济框架下来研究产城融合共生的文献比 情况来决定,也就是说县域经济发展在自组织
较缺乏,但是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作为国家 基础上能够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并选择好自
经济细胞的县域经济产城融合共生问题又显得尤 身最有优势的产业。当然,县域经济的发展如果
为重要。本文尝试性地提出了泛县域经济产城融 按照当前经济发展情况,确实可以实现此目标,
合共生的理论,并对此进行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 但是任其经济自组织发展,很容易进入原始经
展,通过研究其演化逻辑,对泛县域经济产城融合 济增长的轨迹,即县域经济发展很容易进入粗
共生的概念逻辑、基本内涵和理论本质进行了理 放型的先污染、后治理的现实,从而还是以牺牲
论解析,形成完整的泛县域经济产城融合共生的 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路径。因此,当前我
理论体系。同时,根据该理论提出了泛县域经济产 国县域经济应该以什么思想作为指导,县域经
城融合的产业共生发展政策路径。 济发展如何在技术水平、产业水平、财政基础等
关键词 泛县域经济 产城融合共生 产业 条件不高的情况下实现生态与经济的融合,而
政策 不是以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来发展经济,值得
深思和研究。任何脱离生态环境的经济发展方
式都是不可取的,污染的扩大化、PM2.5的存在,
一、引言 就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迫切解决的
问题。任何一个主体都不希望出现这种状况,因
县域经济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细 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城市
胞,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最小统计区域,统计年鉴 的雾霾从城市扩散到县域甚至乡村,更不希望
所核算的最小区域单位,其经济发展非常重要。 本应该城市反哺农村的经济行为变成了雾霾包
但是县域经济发展又有其特殊性,它可以是单 围农村,这就是县域经济产城融合共生研究主
*本文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区域绿色竞争力的影响因子探索与系统分析模型构建研究:以中部地区为例”、
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产业共生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15SKJD09)、江西社会科学规划
项目“区域绿色竞争力的动态监测与政策仿真研究”(14YJ09)、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经济发展研究院课题“江西省传统优势产业
转型升级研究”和江西师范大学青年英才计划项目的资助。
135
2016年第4期
题的意义。 市化发展的中前期,城市化发展主要取决于一
国经济部门构成和政府政策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 国外关于城市化进程与产业发展规律的相
关文献论证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但是并没有提
国外关于产城融合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城 出产城融合的概念,产城融合是在我国城乡二
市与产业相互关系的理论研究方面。亚当·斯密 元经济结构下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
和马克思等古典经济学家主要是关注分工与城 发展概念。刘友金、胡黎明和赵瑞霞(2009)根据
市化的关系,研究分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