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灭火专项初步设计方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煤矿灭火专项初步设计方案 前 言 内蒙古**集团有限公司**煤矿(以下简称**煤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市**旗**乡**村境内。 2005年自治区进行资源整合时,该矿因资源枯竭被关闭。**人民政府以**政函[2005]385号文肯定了**集团与**科技大学合作开发煤柱回收技术,**煤矿具备了煤柱回收条件。 **煤矿关闭后,经年透气导致采空区煤柱自燃。2008年6月**省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编制《内蒙古**集团有限公司**煤矿煤层自燃火源位置探测报告》。**煤炭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受该矿委托,为该矿编制了本次灭火专项初步设计。 一、目的及必要性 火区的存在,造成采空区煤柱自燃的同时排放出的大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其它有毒气体,污染了环境,影响周围居民的健康。 为消除危害、采出自燃煤柱、减少资源损失、保护环境、创造和谐社会,对该矿采空区灭火工程的实施尤为必要和紧迫。 本设计为该火区治理提供合理、有效、安全 (一)设计委托书; (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煤田(煤矿)火区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内政字[2007]234号)《》GB 50197-2005); (七)《煤矿安全规程》(2006版); (八)其它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 (九)矿方提供的6-2煤层关闭时的开采现状图,储量计算图、地形图等。 三、设计指导思想 (一)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二)治理环境,造福于民,保护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因地制宜、综合治理、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施工安全。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一)火区治理面积:608348m2; (二)剥离灭火工程采剥总量:2146.84万m3; (三)估算工程总投资为万元; (四)回收工程煤134.73万吨; (五)剥离灭火总工期2年。 **煤矿位于东胜煤田东南部,**旗**乡**村境内。**旗**乡**村**旗**乡**村境内距矿1km处的弓(家塔)——边(家壕)公路为矿的主要运输干线,公路全长21km,直接与包(头)——府(谷)公路(135km处)相接,南北分别通达陕西大柳塔和东胜。包(头)——神(木)铁路位于矿区西38km铁路、公路-29.8℃。 (二)降水 年降水量198.5~709.7mm,且多集中于7、8、9三个月,年蒸发量1850.5~2660.5mm。日最大降水量147.9mm,小时最大降水量58.6mm。 (三)风 春秋两季多风,最大风速20m/s。 (四)冻结期 每年9~10月开始结冰,翌年五月初解冻,霜冻期200天左右,最大冻土深度1.50m。 四、地震烈度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该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g)为0.05g,比照《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对照烈度为6度。 第三节 火区地质及煤层 一、区域地层 东胜煤田地层沉积序列与华北石炭二叠纪各煤田基本相似,地层区划属于华北地层区、**地层分区。区内地层由老至新有:上三叠统延长组(T3y)、中下侏罗统延安组(J1-2y)、中侏罗统直罗组(J2z)、安定组(J2a)、上侏罗~下白垩统志丹群(J3-K1zh)、第三系(N2)、第四系马兰组(Q3m)黄土层、第四系(Q4)。其区域地层特征见表1-3-1:区域地层表。 二、区域构造 东胜煤田于**台向斜东胜隆起 安定组(J2a) 10—80 浅灰、灰绿、黄紫褐色泥岩、砂质泥岩、中砂岩。含钙质结核。 直罗组(J2z) 1—278 灰白、灰黄、灰绿、紫红色泥岩、砂质泥岩、细砂岩、中砂岩、粗砂岩。下部夹薄煤层及油页岩,含1煤组。下伏地层呈平行不整合。 中下统 延安组(J1-2y) 78—247 灰-灰白色砂岩,深灰色、灰黑色砂质泥岩,泥岩和煤。含2、3、4、5、6、7煤组。与下伏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下统 富县组(J1f) 110 上部为浅黄、灰绿、紫红色泥岩,夹砂岩。下部以砂岩为主,局部为砂岩与泥岩互层,底部为浅黄色砾岩。与下伏地层呈平行不整合。 三 叠 系 上统 延长组(T3y) 35—312 黄、灰绿、紫、灰黑色块状中粗砂岩。夹灰黑、灰绿色泥岩和煤线。与下伏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下统 二马营组(T2er) 87—367 以灰绿色含砂砾岩、砾岩、紫色泥岩、粉砂岩为主。 ()上三叠统延安组 为含煤层地层基底。出露在哈拉界沟以北勃牛川,暖水川东侧及其各主要支沟两侧。岩性组合为一套灰绿色中粗粒砂岩,局部地段为含砾砂岩,夹绿

文档评论(0)

xfnz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