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年高考地理总复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1课时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题组一:岩石圈物质循环
(2010·河南豫南九校二次联考)如下图:①为石灰岩,③为页岩,②④为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两种岩石发生变化,形成的新岩石。据此回答1~2题。
1.形成①、③岩石的地质作用为( B )
A.风化作用 B.沉积作用
C.变质作用 D.固结成岩作用
2.②岩石的形成,需具备的条件有( B )
①高压 ②石灰岩分布 ③岩浆活动 ④风化侵蚀作用强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石灰岩和页岩都是沉积岩,是沉积作用形成的;石灰岩在高温条件下可以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大理岩。题组二:风化作用及其影响因素(2009·山东临沂模拟)下图为“不同气候区岩石的风化深度与当地年均温及年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对图示信息的判断,正确的是( B )
A.岩石的风化深度与年均温呈负相关
B.岩石的风化深度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
C.年降水量与年均温呈正相关
D.岩石的风化深度与气温年较差呈正相关读图可知,岩石的风化深度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4.若图中有甲、乙、丙、丁四地,其对应的年均温和年降水量分别为(3°C,800 mm)(15°C,900 mm)(7°C,5 mm)(23°C,2 900 mm),则岩石风化深度大致相同的是( A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丁 D.丙和丁由上题知,岩石的风化深度与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甲地与乙地年降水量接近,因此岩石风化深度两地大致相同。题组三: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5.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解析 图示地表为流动沙丘,是由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读图可知,A为沉积岩,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花岗岩为侵入岩,应标注在B类岩石的下半部分,玄武岩为喷出岩,应标在地表。A与B接触,会因高温高压而变质形成变质岩。沉积岩中可能找到化石,C、D为岩浆岩,没有化石。B为岩浆沿着原有岩层的薄弱地带上升侵入,所以A形成早,B形成晚。
答案 (3)C标注在B岩石的下半部,D标注在B地顶端(地表)。玄武岩属岩浆岩中的喷出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的,花岗岩属岩浆岩中的侵入岩,是岩浆侵入地壳裂隙冷却凝固而成的。
第2课时 山地的形成
题组一:地质构造的判断
(2010·江苏样题)右图为“某地天气系统和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有关图式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地质构造为褶皱
B.乙地背斜成山
C.丙地向斜成谷
D.丙、丁之间有断层
2.受侵蚀作用影响最强的地区及其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B )
A.甲—风力侵蚀 B.乙—流水侵蚀
C.丙—冰川侵蚀 D.丁—人类活动解析根据图示可以判断出该地的地质构造为褶皱,进而判断乙、丙、丁的地貌类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形成原因。结合图示可以判断出该天气系统为暖锋,说明该地降水较多,受到了较强的流水侵蚀作用。题组二:板块构造理论读下图,回答3~4题。
3.图中山脉M是( B )
A.冈底斯山 B.喜马拉雅山
C.昆仑山 D.横断山结合全球六大板块分布和图中的雅鲁藏布江可知,M为喜马拉雅山。4.雅鲁藏布江谷地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的生长边界
B.亚欧板块内部的断裂下陷
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雅鲁藏布江谷地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经流水侵蚀作用而成。题组三: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5.读下面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修建公路和铁路的最大限制坡度
交通干线类型 最大限制坡度 公路 7%~9% 铁路 3%
解析 (1)、(2)山地相对高度大,地形崎岖,对交通方式的选择和交通运输线路的分布影响比较大。(3)公路建设可以带动社会经济发展,一般在交通量大的城镇之间尽量采取最短线路,而对于山区公路,一般采取迂回措施来减小坡度对交通的影响。(4)在山区公路选线时要考虑带动沿线经济发展,所以一般会经过尽量多的居民点。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2010·济南模拟)读下面“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图”,回答1~2题。
1.图示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图示中由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是(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由图示知,①是褶皱,②是风蚀蘑菇,③是河口三角洲,④是断层,其中褶皱和断层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而每一地貌形态都是由内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答案 1.A 2.D
3.(2009·广东文基)由于河水和海水的相互顶托,河流入海口常形成“水下沙坝”。其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侵蚀作用 B.堆积作用
C.风化作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