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利华:从邦联到联邦-日用化学品科学.PDF

联合利华:从邦联到联邦-日用化学品科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联合利华:从邦联到联邦-日用化学品科学

市场营销 Market strategy 联合利华:从邦联到联邦 饶润平 中图分类号:TQ6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64(2016)06-0040-04 DOI:10.13222/j.cnki.dc.2016.06.009 一路对抗、一路激扬的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麦 在经过一系列考察之后,仍然选择上海作为中国基地。根 像当劳与肯德基一样,宝洁和联合利华也可谓一对 据当时的合资法,与上海制皂厂成立上海利华有限公司,主 欢喜冤家。彼此间一直以来的拉锯战,是全球日 要生产力士香皂、沐浴露、洗发水、洗面奶以及金纺衣物 化行业最精彩的戏剧。凭借整体优势,之前联合利华一路 柔顺剂等。此后的10年间,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 领先,但1996年以来联合利华销售额连连下滑,宝洁却保 大,联合利华与上海日化二厂、上海牙膏厂等先后建立起14 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到2005年联合利华的王座开始被年 家合资企业,销售旁氏、力士、夏士莲、奥妙、洁诺、和路 长自己近百岁的宝洁取代。 雪、中华、京华、老蔡等近20个日化和食品品牌。 理论上,所有跨国日化企业中,把本土化执行得最彻 然而这么多的企业和品牌并没有带来规模经济、范围 底的无疑应该是联合利华。其多年来坚持的一个口号就是 经济优势。资料显示,直至2001—2005年柏亚伦任职中 “成为本地化的跨国公司”,尤其是在进入中国市场时,联 国区总裁期间,联合利华中国才开始扭亏为赢。也就是 合利华更充分地展现了自己灵活的身段。但实际上其本土化 说,联合利华在中国市场至少有长达15年的时间是处于 却屡受诟病,加上缺少战略协同,最终让联合利华背上沉 亏损状态。 重枷锁,乃至一直走不出宝洁宠大身躯的阴影。 原来,联合利华虽比宝洁早两年进入中国,但实际上 从1993年才开始正式投资,前面的时间都花费在和中方合资 1 中国之旅一波三折 伙伴的谈判协调上。更为严重的是大部分合资公司中联合 联合利华与中国最早结缘于20世纪初。早在1923年, 利华都没有控股,每个合资公司都有一套自己的销售系统、 英国人利华兄弟就在上海黄浦江畔成立了上海利华兄弟公 管理队伍,经常陷入争论之中,每天一大部分时间用于开 司,其生产的力士香皂、伞牌肥皂因为品质优良成为当时 会,联合利华的中国布局由此成了一盘散沙。为了摆脱被动 的畅销货。当时影坛明星蝴蝶是力士在中国的形象代言人, 局面,联合利华开始合并转制,直至2001年在中国最终实 黄浦江畔的工厂则是远东地区最大的肥皂厂。 现了完全独资。自此之后,联合利华中国才逐渐走上赢利 像许多外国投资者一样,联合利华在1949年前夕退出 的道路。 了中国。新中国成立之后,上海制皂厂接管了所有的设备 但即便到今天,联合利华中国的营业收入及净利润都 和技术人员,联合利华工厂由此成了新中国轻工业生产基 远不及宝洁。数据显示,宝洁中国高峰期的2013年销售额 地之一。20世纪70年代后期,联合利华又开始通过香港做 70亿美元,而联合利华只是20亿欧元,仅为前者的31%左 一些进口贸易,在中国销售少量产品。 右。2014年和2015年,联合利华与宝洁一道,更是成了业 改革开放后的1986年,联合利华重新正式回到中国。 绩下滑的首当其冲者,严重时如2014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 收稿日期:2016- 02- 05 40 Vol.39 No.6 Jun. 2016 Market strategy 市场营销 其销售额降幅高达20% ,与宝洁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香皂、沐浴露),中华对佳洁士(牙膏),旁氏对玉兰油(护 除个别品牌在细分市场获得相当的地位外,联合利 肤品)等等。虽然最后看来,联合利华整体上一直处于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