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篇中国自然地理区划与分区 第九章区划
第二篇 中国自然地理区划与地理区域 第九章 自然地理区划 区划目的 为充分利用、改造各地的自然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第一节 自然区划的原则和方法Principles Methodology of Physical Regionalization 一、区划原则 1.综合性原则 2.主导性原则 3.发生学原则 发生统一性;景观成因一致性 4.区域共轭原则 另外,还要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二、自然区划的方法 1.传统方法 叠置法、主导标志法、地理相关法、景观制图法、定量分析法 2. 现代方法 聚类分析法、遥感分析法 3.区划单位等级系统 “自上而下”的顺序划分; “自下而上”的逐级合并 第二节 中国地域分异的特征 第三节 中国自然区划方案 公元前5世纪,《禹贡》分“九州” 近代的区划 1.1954年《中国自然区划草案》:罗开富 依据与步骤 依据季风影响程度,划分为东西两部分 东部据温度不同划分为四个区;西部据干燥程度及高度变化分为两个区;东西交界划出康滇区 据地形因素分出23个副区 评价 优点:解放后第一个方案,承上启下;区划单位的名称与地域名称相对应,便于记忆 缺点:理论上不够严谨 2.1956年《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初稿)》:黄秉维 依据和步骤 据自然情况主要差异,分为三个自然区 按热量地域差异,分为6个自然带和1个高寒区 按水分差异分出18个自然区 据植被、土壤条件分出28个自然地带 据自然地带内生物气候条件的差异分出自然省 据地貌和岩性划分自然州 评价 优点:理论严谨,分级有指标;首先把辽东和辽宁南部划入华北区 缺点:命名太费解,无地名意义;暖温带分成了东西两块,违反了区域共轭性原则 3.1961年《中国自然区划》:任美锷 特点 运用综合与主因子结合的原则 认为区划的指标要有灵活性 认为区划指标的数量定级要有灵活性 认为区划单位的等级不应太多太繁,区域单位的名称应简单化,命名与常用的地域名称相对应 依据 根据自然差异的主要矛盾及利用改造自然的不同方向,划分为8个自然区、23个自然地区和65个自然省 评价 优点:简便 缺点:有些区划的归属尚在讨论中 4.1963年《以发展农林牧副渔为目的的自然区划》:侯学煜 特点 目的明确、具体,偏重于实用 依据和步骤 按照热量指标,划出6个自然带和1个高寒区 据大气水热结合状况不同,分为29个自然区 5.1984年《中国综合自然区划概要》 特点 目的是为大农业服务 依据和步骤 首先分为三大区域 按温度状况将东部季风区域分为9个带,西北干旱区域分为2个带,青藏高寒区域分为2个带 据地貌条件将全国分为44个区 6.1985年《中国自然地理,总论》:中科院 特点 目的是为教学服务 依据和步骤 首先分为三大区 按温度、水分条件的组合及其在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反应,划分出7个自然区 按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的额综合指标,划分出33个自然副区 7.1995年《中国自然地理》:赵济 特点 目的为教学服务 依据和步骤 据自然情况的主要差异,分为三大区 据水热条件的组合大致相同,区域气候的成因基本相似,土壤、植被、土地利用等方面有一定共同性,将全国分为7个自然地区 据地形的差异,并参照土壤、植被的差异,将全国分为35个自然地理副区 表1:三大自然区基本特征比较 表2:七大自然区比较 续表 中国自然地理区划图 * * * * * * 区划意义 全面认识地理环境 为农业生产实践服务 主要内容 中国自然地理区划主要研究我国地理环境的总体特征、结构、发生、发展规律,地域差异及其利用改造途经 区划类型 综合自燃区划和部门自燃区划 一、水热条件变化引起的水平地带性分异 决定因素:纬度位置、距海远近和地形。 水热分异的指征:干燥度 二、大地貌的分异特点 三级阶梯: 第三级阶梯:自然地带自北而南有规律更替 ; 第二级阶梯:自然地带东西变异明显; 第一级阶梯:自然地带表现为垂直高度变化的基础上叠加了水平地带的影响。 众多的山地: 山地垂直地带,与水平地带相互交错,使地域分异更加复杂 自然界随高度而变化的垂直带性 随去海距离而变化的湿润状况的地域差异 随纬度变化的热量与温度的地域差异(在秦岭—淮河以北随去海距离而变化的湿润情况的地域差异也是相当重要的因素) 决定自然界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 新第三纪全区大幅度上升,局部有差别上升;世界最大高原,海拔4000米以上,有许多高出雪线的高山。 显著的差别上升运动,海拔1000米左右大的平地,横亘其中的山脉。 新构造运动上升幅度一般不大,在钦州—郑州—北京—黑河线以东,以沉积为主。大部分地面海拔在1000米以下。在沉降地域中,500米以下的面积占很大比重,有广阔的堆积平原。 新构造运动及地势 26.7 27.3 46.0 面积% 青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二章往复式压缩机组成部分.ppt
- 第二章_金属的晶体结构.ppt
- 第二章_动车组转向架3.ppt
- 第二章改2014.02.21.ppt
- 第二章最优化问题与导数(校本教材).ppt
- 第二章旅客运送条件.ppt
- 第二章电磁场的基本理论.ppt
- 第二章折射波反射波法.ppt
- 第二章第二节第1课时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优质课.ppt
- 第二章物理层-zb-2009.ppt
- 2025年三支一扶每日一练试卷带答案详解(B卷).docx
- 2025三支一扶真题及完整答案详解(名师系列).docx
- 2024结构工程师每日一练试卷含答案详解【完整版】.docx
- 2024结构工程师综合提升测试卷及答案详解(新).docx
- 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统编版2024)《西游记》整本书阅读(分层作业)(试卷+解析).docx
- 2025三支一扶自我提分评估及参考答案详解【新】.docx
- 2025农业系统职称考试试卷含答案详解【典型题】.docx
- 2025三支一扶考试彩蛋押题含答案详解【达标题】.docx
- 2025年三支一扶复习提分资料附答案详解(满分必刷).docx
- 2025三支一扶常考点试卷【重点】附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