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规范(第12章 激励).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管理学规范(第12章 激励)

《管理学》 山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2013年7月 第十二章 激励 第一节 激励原理 第二节 激励理论 第三节 激励方法与实务 教学要求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掌握激励的作用机制和过程,理解各类激励理论,掌握激励的各种方法。 教学方法:启发式、引导式、讨论式 教学内容: 了解关于人性的几种基本看法,理解人的行为产生的原因和激励机制; 了解各种激励理论,掌握主要的激励理论并能运用于实际分析; 了解有效激励的基本方法,并能领会其精神。 名家名言 凡将举事,令必先出。日事将为,其赏罚之数,必先明之。 --管子《管子·立政》 如果一个人需要借助外界的力才能动一下的话,那么他还会需要第二次、第三次。只有一个人自身产生了动力,才谈得上真正受到了激励。 --赫兹伯格《工作与人性》 第一节 激励原理 第二节 激励理论 第三节 激励方法与实务 一、需要、动机、行为与激励 需要 动机 行为 激励 ——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导致行为,没有满足的需要是激励存在的基础。 行为、动机与激励 关于人性的认识 行为产生的原因 二、激励机制和原则 激励基本原则 激励的手段必须针对被激励者的没有得到满足的需求,而且要随着被激励者需求的变化而变化。 通过合理分配任务、培训和授权等手段,创造条件使被激励者能够采取相应的行为,并通过明确目标要求引导和规章规范其行为。 根据被激励者的行为结果有助于组织目标实现的程度给予公平的奖惩 ,而且奖惩的内容必须能够影响被激励者个人目标的实现程度。 第一节 激励原理 第二节 激励理论 第三节 激励方法与实务 一、内容型激励理论 需求层次理论 双因素理论 成就激励论 ERG理论 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 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则是没有不满意。 激励因素是以人对工作本身的要求为核心的。 只有激励因素的满足,才能激发人的积极性。 传统模型与双因素模型的区别 课堂思考: 激励因素、保健因素还是干扰因素? 90年代初,雪茄生产商专门花钱请人为从事枯燥工作的员工读故事。在纺织行业,管理者允许小猫在场地上戏耍。这些都有助于员工驱除工作烦躁感。 90年代,感到烦躁的员工可以配戴随身听,他们说这能使思想放松,更快地度过难挨的工作时间。他们还认为,音乐或肥皂剧不是干扰因素,不会影响工作绩效。 一些管理者认为随身听会干扰员工的注意力和互相交流,因此禁止员工工作时听随身听。但是其他管理者却认为这是有益的。 1、观点:有些需求是后天习得的,包括:成就的需要、权力的需要、依附的需要; 2、启示:a 成就——提供条件并肯定其成就; 权力——给予其晋升的机会; 依附——置其于团队之中; b 对于组织而言,其成败与其具有高 成就需求的人数有关。 阿德弗:ERG理论 人存在3种核心需求 生存Existence 相互关系Relatedness 成长Growth 二、过程型激励理论 期望理论 公平理论 弗洛姆 :期望理论 人是理性的人,对于生活与事业的发展,他们有既定的信仰和基本的预测;一个人决定采取何种行为与这种行为能够带来什么、结果对他来说是否重要有关。 期望值和效价的不同结合会产生不同的激励力量: E 高 * V 高 = M 高 E 中 * V 中 = M 中 E 高 * V 低 = M 低 E 低 * V 高 = M 低 E 低 * V 低 = M 低 课堂思考 宋朝时期,某位将军被派驻边地镇守。他到了边地之后发现守城的尽是些老弱残兵,虽然人人都会武艺,但全都是些花拳绣腿,根本无法打仗。用这样的军卒来防守,根本抵挡不了如狼似虎的金兵,怎么办?这位将军计上心头。他颁布了一条命令,就是用一块银子作靶,凡是射中者,银子便归他所有。自此后,边地军民争以习箭为任,箭术均有提高,个个精于箭术。不久,金兵入侵,边地军民同仇敌忾,把金兵打得抱头鼠窜,成功地守住了边城。 正是这位将军把军民期望得到银子的心理运用到训练中,便得军民人人习箭,最终达到了守城的目的。 三、行为改造型理论 斯金纳:强化理论 人具有学习能力,通过改变其所处的环境,可以保持和加强积极的行为,减少或消除消极行为,把消极行为转化为积极行为。 几种行为改造策略: 正强化:对正确的行为及时加以肯定或奖励。 负强化:通过人们不希望的结果的结束,而使行为得以强化。 消退:对某种行为不采取任何措施,既不奖励也不惩罚。 惩罚:对不良行为给予批评或处分。 第一节 激励原理 第二节 激励理论 第三节 激励方法与实务 一、激励方法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