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晓虹教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夏晓虹教授

夏曉虹教授 夏曉虹,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先後赴日本、美國、德國、捷克、韓國、英國、馬來西亞、以色列、新加坡以及臺灣、香港地區從事研究與參加學術會議,並曾在德國海德堡大學(1998)、日本東京大學(1999-2001)、香港嶺南大學(2009)客座講學。主要關注近代中國的文學思潮、女性生活及社會文化。著有《覺世與傳世——梁啟超的文學道路》、《詩界十記》、《晚清文人婦女觀》、《舊年人物》、《詩騷傳統與文學改良》、《晚清的魅力》、《晚清社會與文化》、《返回現場——晚清人物尋蹤》、《晚清女性與近代中國》、《閱讀梁啟超》、《晚清上海片影》;並主編“學者追憶叢書”,編校《梁啟超文選》、《中國現代學術經典?梁啟超卷》、《〈飲冰室合集〉集外文》,合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一卷、《北大舊事》、《圖像晚清——點石齋畫報》等。 ? 論文 ? 專著與論集 《覺世與傳世──梁啟超的文學道路》,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8月;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月 《晚清文人婦女觀》,作家出版社,1995年8月 《纏足をほどぃた女たち》,(东京)朝日新闻社1998年6月 1998年3月 《晚清社會與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 《晚清女性與近代中國》,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8月 《閱讀梁啟超》,北京:三聯書店,2006年8月 《晚清上海片影》,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月 ? 學術隨筆集 《詩界十記》,浙江文藝出版社,1991年9月 《舊年人物》,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7年2月 《晚清的魅力》,百花文藝出版社,2001年4月 《返回現場——晚清人物尋蹤》,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 《同學非少年——陳平原、夏曉虹隨筆》,太白文藝出版社,2005年1月 《舊年人物》(增訂本),文彙出版社,2008年8月 ? 編著 《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一卷(與陳平原合編),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3月 《梁啟超文選》(二冊),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2年8月 《梁啟超學術文化隨筆》,中國青年出版社,1996年7月 《中國現代學術經典·梁啟超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 《追憶康有為》,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7年1月 《追憶梁啟超》,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7年1月 《北大舊事》(與陳平原合編),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1月 《觸摸歷史——五四人物與現代中國》(與陳平原合作主編),廣州出版社,1999年 《季鎮淮先生紀念集》,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1月 《圖像晚清:點石齋畫報》(與陳平原合作編注),百花文藝出版社,2001年8月 梁啟超《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9月 《〈女子世界〉文選》,貴州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9月 《〈飲冰室合集〉集外文》(三冊),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1月 《文學語言與文章體式——從晚清到“五四”》(與王風合作主編),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 《胡適論文學》,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9月 《酒人酒事》(與楊早合編),北京:三聯書店,2007年5月 《大家國學·梁啟超》,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 《清華同學與學術薪傳》,北京:三聯書店,2009年7月 《季鎮淮文選》,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10月 ? 近五年論文與學術隨筆、書評? 2006年 晚清女性典範的多元景觀——從中外女傑傳到女報傳記欄,《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6年3期;《教育:知識生產與文學傳播》,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 梁啟超曲論與劇作探微,《現代中國》7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6月 胡適與梁啟超的白話文學因緣,《安徽師範大學學報》,2006年5期(9月);《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7年3期 何震的無政府主義“女界革命”論,《中華文史論叢》2006年3 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9月 近代外交官廖恩燾詩歌考論,《中國文化》23輯,2006年12月 ? 今日黔中大腹賈,當年海外小行人,《文匯報》2006年2月19日 我的第一本書,《中國圖書評論》2006年2期 人文知識份子的學術思考——《彷徨英雄路》序,《社會科學論壇》2006年2期 底本選擇焉能如此馬虎?——兩種新刊黃遵憲集版本小議,《中華讀書報》2006年3月1日 ? 2007年 從“尚友錄”到“名人傳略”——晚清世界人名辭典研究,《現代中國》8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1月;《近代中國的百科辭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 吳孟班:過早謝世的女權先驅,《文史哲》2007年2期(3月) 晚清外交官廖恩燾的戲曲創作,《學術研究》2007年3期 黃遵憲與早期《申報》關係追蹤,《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7年1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