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问题与讨论2 参考解答
第一節 大眾文化的變遷 學習重點 大眾文化的意義。 「現代化」的發展。 生活水準的提升。 大眾文化及其發展 1.意義 從字義上解釋:大眾文化(mass culture)意指一般民眾的文化或流行在一般民眾間的文化。 歷史發展脈絡而論:大眾文化是在工業化與都市化發展的進程中,隨大眾社會出現而衍生的一種文化形式。 大眾文化含有「通俗文化、商業文化或物質文化」之意,係指這種文化是為了大眾市場而大批生產的文化。 大眾文化及其發展 2.發展 一九二○~一九三○年代,是大眾文化發展的轉折點。電視與電影製片帶給觀賞者不同於報刊、雜誌的視覺效果。 1927年,有聲電影首先出現於美國好萊塢(Hollywood) 英國廣播公司(BBC)建立了第一座電視臺。 圖5-1-4 中國戲院內部 大眾文化及其發展 由於商業利潤倍增,擁有媒體的資本家,往往製作迎和大眾口味的影片;另一方面,作為面對大眾的傳播媒體,它也極易成為統治者宣傳的工具。 有批評家認為:大眾文化是「從上而下」,由上面強加給大眾的一種文化,與通俗文化之「由下而上」者不同。 圖5-1-5 「爐邊閒談」 消費與休閒 六○年代,許多工人都逐漸以汽車代步,意味著一個新的消費社會的到來,大眾文化也蛻變出一種新的「消費文化」。 圖5-1-6 披頭四樂團曾為流行一時的大眾文化表徵;其成員有保羅.麥卡尼、靈哥.史塔、約翰.藍儂和喬治.哈瑞森。 奢侈與流行 工資收入雖然隨經濟的繁榮而增加,但是財富累積的差距卻也因此而快速加大 七○年代後,這種現象在西歐有日益明顯的趨勢。 九○年代,當全球化發展態勢更明顯,跨國公司進行全球性兼併的同時,一種以全球市場為經營目標的企業型態,則帶動了另一波新型的流行與奢侈的大眾文化現象。 奢侈與流行 透過跨國企業或經紀公司的包裝,藉由電視、電影、出版業媒體的塑造,一樣產品就成為特定時段內、社會中紅極一時的「流行」。 這種流行文化,又稱時尚文化或普及文化,具有快速的變異性,世代間的轉換似乎變得更為快速。 另一方面,消費者將金錢與閒暇,投注於流行美感追求的同時,也反映出生活水準的提高。 選秀節目:1、2、3 精品 穿著打扮 休閒活動 現代化的意義 隨著啟蒙運動、工業革命與法國大革命的發展,至十九世紀中葉,在工業貿易不斷擴張、經濟財富加速積累的基礎上,歐洲人樂觀主義和對進步的信心,成為西方社會的重要特徵。 非西方國家經由革命或改革的方式,自願或被迫學習西方先進國家的技術、制度和思想成就,以回應所面臨的挑戰,這就是所謂的「現代化」。事實說明了西歐文明,為人類歷史的發展,開啟了一個前所未有且進步的新面貌。 現代化=歐化 生活水準的提升 一九二○年代,無線電廣播和電影先後出現,為人類生活增加了更豐富的內容。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北歐和西歐各國政府及工廠改善了工作制度,個人或有組織的旅遊活動,形成一種國際性的大眾文化而廣泛的傳播開來。 圖5-1-9 1931年4月4日,卓別林(Charlie Chaplin, 1889~1977)主演的電影「城巿之光」(City Lights)在歐洲上映,圖為電影海報。 生活水準的提升 一九三○年代,無論是歐洲或美國,都大力建造各種大型的露天運動場,體育運動成為大多數人重要的娛樂活動。 電視自1936年問世後,1954年彩色電視機投入市場;時至今日,電視機已然成為每一個家庭中的必備產品。 圖5-1-10 美國亞特蘭大體育館為擁有現代化設施的大型體育場之一,場內正在進行足球比賽。 2010年FIFA WORLD CUP 生活水準的提升 一九八○年代,人類資訊科技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與進展。 網際網路已成為全球連線,藉電子郵件或電話,就可以和世界各地的人通信。透過電視和電腦,觀眾可以瞬間看到世界各地立即發生的事件。 圖5-1-12 網際網路的發達,使人們透過電腦或電視,可以同步看到世界各地立即發生的事件。圖為2007年9月27日(當地時間26日),臺灣之光王建民在美國職棒中,代表洋基隊(Yankees)第十九次勝投的電視轉播精采畫面。 一元與多元文化的反省 (一)全球化 由於網際網路的使用與資訊媒體的無遠弗屆,地球村時代已悄然降臨,天涯若比鄰已然成為生活中的真實。高科技研發、生產與銷售的一體化與國際化,則又將全球統一在一個世界性的市場當中。全球化讓這個世界的外觀和人們的生活方式,已然有逐漸趨同化的現象。 圖5-1-13 在國際大型會議會之中,透過視訊畫面,可以遠距離溝通。圖為2005年5月25日,在歐洲召開的伊拉克問題國際會議應用了此資訊科技。 一元與多元文化的反省 (二)在地化 人口稀少、資源貧乏、科技落後、且經濟力薄弱的國家,在全球化發展的過程中,其影響性與自主性相對減低。許多個別的、地方的、民族的、特殊性的文化與表達形式,也在流行與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