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新课标).docVIP

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新课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新课标)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教学分析】 ·课标要求 1.以慕尼黑会议为例,说明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简述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到“慕尼黑阴谋”是帝国主义大国牺牲小国达到祸水东引的一次大阴谋,体会法西斯的贪婪和残暴,增强学生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可在学习本课之前观看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电影或音像资料,上网查阅相关资料。 两个放着一群羊的牧羊人在山间遭遇到一只狼,为了躲避灾难,牧羊人将一只可怜的羊扔给了狼,狼美美地饱餐了一顿。稍息片刻,狼又一次露出了它贪婪饥饿的目光,于是这两个牧羊人又扔出一只羊给这只狼。 请同学们接着讲这个故事的结局。(在学生续讲故事的基础上老师讲述。) 故事的结果只有一个,这两个牧羊人将所有的羊扔给狼后,狼最后把他们也吃掉了。因为它是一只“狼”,狼的本性是凶狠、残忍、贪得无厌。这个故事很简单,其中所蕴含的道理也很简单。然而在20世纪30年代的历史上,整个世界就上演了一幕扔可怜的羔羊给凶狠的狼的悲剧。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看一看英、法为了自身的安全是如何以牺牲羔羊来满足凶狠的狼的,他们最终又尝到了怎样的恶果,整个世界又付出了怎样惨痛的代价。 (设计意图:以故事导入,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续讲故事,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教学。通过故事为学生理解慕尼黑阴谋的实质作好铺垫。) 设计二:温故知新 问:1929—1933年爆发了世界性经济危机,美国、德国和日本分别采取了什么对策?这些对策对世界有何影响? 答案提示:(1)美国:罗斯福新政。维护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避免了法西斯上台。领导美国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并取得胜利。1938年,德国兵不血刃吞并奥地利,冲破了凡尔赛体系对德国的束缚,竟然没有受到英、法的干涉。希特勒便把侵略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要求割占苏台德区。1938年9月15日,被希特勒的战争叫嚣吓破了胆的英国首相张伯伦,生平第一次坐飞机,匆匆赶到德国去见希特勒,乞求德国不要立即采取军事行动。(演示张伯伦到德国照片) 张伯伦先后三次到德国,答应德国一次比一次多的领土要求。为解决捷克斯洛伐克问题,1938年9月29日,四国首脑会议完全满足了希特勒的要求会议从29日12时45分开始,至次日凌晨1时半正式签署了将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的《慕尼黑协定》。直到这时,一直在隔壁房间里等候的捷克斯洛伐克的两名代表才被带进会议厅,告之协定的内容“到手了,我把它搞到手了。我们这一代的和平已经得到保证!你们安心地回家睡觉去吧”。当日出版的《泰晤士报》评论说:“这一刻,整个英国都在向他祝贺并感谢他!” 张伯伦真的能给欧洲乃至世界带来和平吗?英法真的能够自保吗?慕尼黑阴谋会产生什么后果呢? 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漫画:大象在天空中飞翔——《慕尼黑协定》换来的和平(漫画中一英国人幻想着骑上长着翅膀的大象飞起来) 材料2:漫画:让他去进攻苏联 材料3: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在议会辩论中就清醒地指出:“一纸空文能消灭战争么?这恐怕只是首相阁下的一厢情愿。回过头来看看吧,希特勒上台后的几年间,没有一天不在战争的轨道上加速运行。不错,现在的确还没有爆发战争,可是我们的政策,却把一只饿得发慌的野猫喂养成了老虎,它要吃人只是早晚的事情,这难道还值得庆幸吗?” 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1)分析材料1中的漫画,英国人的幻想能变为现实吗?这幅漫画讽刺了英法等国什么外交政策?说明了什么问题?(2)材料2的漫画反映英法想达到什么目的? (3)你赞同材料3中丘吉尔的看法吗?(4)慕尼黑阴谋产生了什么后果呢? 答案提示:(1)不能变为现实,绥靖政策。说明《幕尼黑协》所带来的和平难以持久 德国兵不血刃侵占别国如此顺利,以至于希特勒决定修订其战争时间表,加快侵略扩张的步伐。 希特勒的下一侵略目标是否如英法所愿是苏联呢?(不是。首先是波兰,然后是他们自己。英法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二、战争的爆发和扩大 1.战争爆发 教师可依据课文引言讲解德国突袭波兰的贼喊捉贼的伎俩和闪电战。 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但不到一个月,波兰就灭亡了。 阅读下列材料,思考波兰速亡的原因。 材料1:波兰军队思想保守,还停留在骑兵定胜负的时代波军骑兵因不懂得战车的性能,居然高举长矛和刀剑向战车冲锋,结果蒙受极大的损失。德国侵入波兰后,英法两国政府虽在国内人民和世界舆论的压力下,于9月3日匆忙对德宣战,两国实际上仍是按兵不动,宣而不战。英国军事史家富勒写道:“当波兰正在被消灭之时,西线也发生了一场令人惊奇的冲突。它很快就被称为‘奇怪的战争’,而更好的名

文档评论(0)

almm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