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储层保护系统工程
油气储层保护及改造读书报告——储层保护系统工程姓名:罗金贵专业:油气田开发工程储层保护系统工程摘要以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 ,探讨了储层损害的一般规律 ,揭示了储层保护技术系统的环境和结构特点。明确了储层损害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而且储层损害作用过程也是一个系统 ,从而决定了储层损害的评价、诊断、预防、处理改造还是一个系统。储层保护各项技术原则的制订和配套工艺的实施都应从系统工程角度出发 ,对技术进步、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要统筹考虑。介绍了已形成的储层保护技术系列 ,并以川西裂缝性致密砂岩气层、吐哈低渗透砂岩多套油层和渤海高渗透疏松砂岩油层为例 ,说明了储层保护系统工程的成功应用。讨论了储层保护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指出思想观念、组织协调和工程运作等仍是制约保护技术实施和最终效果体现的重要因素 ,促进观念更新、加强技术培训仍任重而道远。1 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理念的引入 储层保护是近二三十年出现的新兴技术领域 ,是面临全球油价大幅度波动、油气勘探开发地质对象越来越复杂等严峻挑战的特殊形势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储层保护得到深入研究和日益广泛的应用是石油工程与技术的科学化、系统化的重要标志。它贯穿了钻井、完井、采油(气) 、增产改造、 EOR等全过程 ,即从钻开油气层开始直至采出“最后一滴油气”结束 ,而且都以同一个油气藏为对象。它以最大程度提高油气产量和最终采收率为基本目标,通过学科交叉渗透 ,突破了传统专业界限 ,并吸收当代学术新思想 ,而逐渐成长为新兴综合技术领域。20 世纪 70 年代后 ,系统哲学和系统科学体系逐渐完善、走向成熟 ,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论为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注入了新思想,拓宽了研究者的视野。同时,也深深地影响了石油地质和石油工程学科。美国“石油工程师”杂志从1979年4月至1981年12月连载“完井和修井”系列文章共 20 篇 ,包括从建井到生产的各个环节 ,论述以油井成功作业为目标的设计程序 ,或者油田开发及开采各阶段以实现最高产能为目标的设计程序 ,文章倡导了系统分析方法的应用。石油工程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分支学科系统的构建) 、微观分析技术的进步 ,特别是系统科学思想的引入为储层保护系统工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系统科学思想始终指导着中国储层保护研究。“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保护油层、防止污染的钻井完井技术”的课题设置就是按照系统工程的思想进行的 ,研究规模在世界上也是史无前例的。攻关及后续研究成果汇集于保护储集层技术、保护油气层钻井完井技术、现代完井工程等专著[5210 ]中 ,它们是系统思想的集中体现和应用 ,标志着保护储层技术系统工程这一综合学科的建立。以往各分支学科技术系统研究多侧重于“物理” ,即“物和能”的认识及优化配置。储层保护研究和推广应用表明 ,“物理”固然重要 ,而“事理” ,即“人—人、人—物”关系常常是决定作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围绕“储层损害与储层保护”这对矛盾 ,研究其中的“物理”和“事理”,正是储层保护系统工程的主要任务。2 储层损害源系统储层损害源研究的实际是储层损害的“物理”。储层损害源包括3个方面 ,内损害源、外损害源、复合损害源。研究表明 ,储层损害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具有明显的结构层次和功能。与系统的层次相对应,形成五级描述体系(见图 1) 。配套分析技术包括岩心分析、敏感性及工作液损害评价、矿场储层损害评价、流体分析、损害识别和综合诊断技术。借此可以绘制反映损害源特征和各种潜在损害类型及程度的综合图件,作者曾在河南下二门油田储层损害描述中尝试过,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图 1 储层损害源系统结构及描述体系不同类型损害源作用机理见图2。损害源作用机理的分析揭示 ,储层损害作用过程也是一个结构层次鲜明的系统 ,这就为“储层保护技术是一项系统工程”提供了理论依据。例如 ,酸化流体设计不仅要考虑该流体与储层流体和矿物作用(包括二次沉淀)、流体本身是否清洁 ,还应考虑措施前使用的流体历史和已侵入储层的固相及今后作业的可能性。图 2 储层损害源作用机理3 储层保护系统储层保护系统的环境概括起来包括4个方面。①油气藏工程地质环境。保护的对象是油气层 ,没有对任何油气藏都普遍适用的万能技术 ,储层保护系统的设计要考虑油气藏的特征和油气藏的环境(温度、压力、地应力、驱动能量、盖层或隔层性质) ,即强调针对性。②地球表层自然环境。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 ,防止对浅层地下水地表径流、土壤和生物资源的污染呼声越来越高 ,相应的法规更趋严格 ,所以各种处理剂的使用除满足具体工艺和储层保护的需要外 ,还要特别强调环保功用。③经济技术环境。只有当支撑技术自身的问题基本解决后才能上升到储层保护认识层次 ,采用某项技术不能脱离具体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 ,要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