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开发与整治0.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洞庭湖开发与整治0

第六节 洞庭湖开发与整治 一、基本情况 洞庭湖位于湖南东北部,长江中游以南,南有湘、资、沅、澧四水汇入,北有松滋、太平、藕池三口与长江相通,再在城陵矶注入长江。 洞庭湖因湖中有洞庭山而得名。古代的洞庭湖面积很大,据《山海经》记载,“洞庭乃沉澄之交,潇湘之渊。夏秋水涨,方九百里。”三国以前,洞庭湖的整个湖面是连成一片的,夏秋时节,波涛万顷,方圆八百里。至南北朝时期,洞庭湖变成了三个湖:东面的仍叫洞庭湖,南面的叫青草湖(也称南洞庭湖),西面的叫赤沙湖(也称西洞庭湖)。但在夏秋水涨时,三个湖仍连成一片。据唐宋文献记载:东洞庭湖面积方圆360里,青草湖方圆265里,赤沙湖方圆170里,夏秋三湖合一时,方圆七、八百里。“八百里洞庭”之说,即来源于此。到了唐末至南宋,洞庭湖湖面日益缩小,至明清时期,洞庭湖水涨时,方圆仅五百里,其中除东、南、西三洞庭之外,又形成了黄驿湖、安南湖、大通湖等。枯水时,湖面大部分干涸变成沙洲。20世纪50年代初期,由于大范围的围垦,洞庭湖的面积为4350平方公里,60年代以后,湖泊面积进一步缩小,如今洞庭湖仅有2650平方公里,西洞庭湖和南洞庭湖正向沼泽化演变。按洞庭湖七里山水位33.3米计算,洞庭湖的容积只有167亿立方米。 由于长期淤积和盲目围垦,昔日泱泱大湖已被大片圩垸分割成西洞庭湖、南洞庭湖和东洞庭湖3个湖泊。(1)西洞庭湖是指位于赤山岛以西,由大通湖、沅江入湖洪道、澧水入湖洪道和目平湖所组成的水域,面积340平方公里,占洞庭湖总面积的13%,以目平湖为主体,淤积严重。(2)南洞庭湖是指位于赤山岛以东、东至乔口、以湘江为界的长带状水域,由东南湖、万子湖、铁尺湖、团林湖、横岭湖、荷叶湖等水域组成,面积超过900平方公里,占洞庭湖总面积的34%;以东南湖、万子湖和横岭湖为主体。湖中大部分为废弃旧垸和洲滩,汛期水涨,一片汪洋,枯期水涸,洲滩出露水面。(3)东洞庭湖位于洞庭湖下游东北部,面积1300平方公里,约占洞庭湖总面积的50%,地势地平,是西洞庭湖、南洞庭湖来水汇聚并排入长江的必经之路。 洞庭湖流域东、南、西三面高,顺势向北倾斜,构成敞口式马蹄形盆地结构,受此地貌控制,形成以湖泊为中心的扇形水系。洞庭湖水系分为3类,一类是湘、资、沅、澧四水,一类是松滋、太平、藕池、华容等由长江入湖的河流,还有一类是区内的河流,如汨罗江、新墙河等。 洞庭湖区降水充沛,年际变化较大, 素有“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霜落洞庭干”之说。作为洞庭湖口的城陵矶,多年平均径流量3126亿立方米,最大年径流量(1945年)5268亿立方米,最小年径流量(1978年)1990亿立方米。汛期(5-10月)径流量要占到全年径流总量的3/4。洞庭湖水位始涨于4月,7-8月最高,11月到翌年3月为枯水期。 洞庭湖的洪水主要来源于长江三口和湖南四水。若长江三口洪水与湖南四水洪水同时遭遇,相互顶托,可叠加为更大洪水,并使湖区汛期显著延长。大汛期长江洪水经城陵矶倒灌入湖,还可形成内忧外患之势。湖南四水洪水多发生在5-6月,长江三口洪水多发生在7-8月,入湖最大组合洪水多集中在6-7 月。倘若先期入湖水量较多,造成底水水位偏高,接着三口四水洪水接踵而至,将导致严重的洪涝灾害。 洞庭湖是世界上水文情势最为复杂的湖泊之一。洞庭湖拥有强大的蓄洪削峰能力,对于长江中游地区的渡汛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洞庭湖缩小的主要原因是泥沙淤积和围湖造田。湖泊泥沙主要来自长江三口和湖南四水,但长江三口汛期来沙要占到入湖泥沙的大部分。洞庭湖多年平均入湖泥沙1.29亿立方米,其中1/4落淤湖中,促使湖床淤积抬高。20世纪50-60年代对洞庭湖的大规模围垦,致使天然湖面迅速萎缩。 二、湿地保护 因洞庭湖区地势平坦,泥沙大量淤积,逐渐形成了大范围的湖泊湿地,主要有敞水带、季节性淹没带、滞水低地等类型。洞庭湖湿地是我国南方规模最大、保存也最完整的河湖湿地,被誉为“拯救世界濒危珍稀鸟类的主要希望地”,并已载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广阔的湿地空间, 为200多种鸟类和其他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越冬地与栖息地,其中包括30 余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物种。洞庭湖湿地有沼泽植物、水生植物1428 种,它们构成了湿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共同维系着湖泊的生态平衡。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洞庭湖已被分割成东、南、西三大部分,其湿地资源亦呈东、南、西三大片的分布格局。 东洞庭湖保护区位于长江中游荆江南侧,面积1289平方公里,包括东洞庭湖及其相邻地区。1992年东洞庭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1994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12大国际湿地保护区之一, 以保护珍稀水禽、涉禽及珍贵水生动物为主,被誉为“鹤之王国”、“珍禽的乐园”。目前,保护区内有鸟类206种,其中珍稀鸟类有白鹤、白鹳、

文档评论(0)

xjj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