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无性繁殖技术研究进展陈清凤张应中丁晓纲李永泉刘喻娟1蔡坚1.docVIP

油茶无性繁殖技术研究进展陈清凤张应中丁晓纲李永泉刘喻娟1蔡坚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油茶无性繁殖技术研究进展陈清凤张应中丁晓纲李永泉刘喻娟1蔡坚1.doc

油茶无性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陈清凤 张应中 丁晓纲 李永泉 刘喻娟 蔡坚 陈柱江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广州,510520) 摘要:油茶是我国特有的主要木本油料树种,为了加快油茶良种育苗技术的推广应用,以提高油茶的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近年来,我国已在油茶无性繁殖方面取得良好的进展,文章主要介绍了嫁接、扦插以及组织培养3种无性繁殖育苗方法。 关键词:油茶 嫁接 扦插 组织培养 Vegetative Propagation Techniques of Camellia oleifera Chen Qingfeng Zhang Yingzhong Ding Xiaogang Li Yongquan Liu Yujian Caijian Chen Zhujiang (Guangdong Academy of Forestry, Guangzhou, 510520) Abstract : Camellia oleifera Abel. is a kind of important and peculiar woody oil bearing tree in China. In order to speed up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eedling raising technology in C. oleifera, and improve yield per unit area and economic benefits. In recent years, our country has a good progress in vegetztive propagation techniques of Camellia Oleifera Abel.. Graft, cottage and tissue culture were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 Key word: Camellia oleifera , graft , cutting , tissue culture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山茶科山茶属(Camellia L.)木本油料树种,具有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区域广、栽培面积大、用途多等特点[1]。同时,油茶林还具有防火、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功能[2]。目前,我国年产茶油约25万t,中国油茶林有“绿色油库”、“绿色金库”之美誉[3]。普通油茶是我国油茶栽培最多、分布最广的树种,种后4~6年开花结果,盛产年龄8~10年[4]。由于油茶种子繁殖,后代性状分离严重,个体良莠不一,而利用无性繁殖技术培育的苗木个体差异小,能保持优良母本的性状,为生产提供优良无性系苗木,这是实现油茶高产稳产的重要基础。本文主要介绍了嫁接、扦插以及组织培养三种技术,阐述近年来我国油茶无性繁殖的研究进展。 油茶无性繁殖主要以嫁接、扦插为主,在生产上应用普遍,而油茶组织培养技术至今尚未成熟。芽苗砧嫁接目前是推广的主要技术,据不完全统计,利用该技术,2010年嫁接的成活率达到88.4%[5]。油茶扦插繁殖在我国已有50多年的研究和应用历史,因其具有简单易行、繁殖系数高等优点,在广西、广东、福建等华南地区被广泛推崇应用[6]。组织培养方面还主要在研究阶段,未见成片组培苗造林的报道。 1 嫁接 嫁接是人为的将一棵植物上的枝条或芽(接穗)接到另一棵有根系、生长健旺的植物(砧木)体上,使接穗吸收砧木供给的水分、营养物质,发育生成一棵独立的植物[7]。嫁接的方法和形式很多,主要分为芽接法、枝接法、根接法及茎尖嫁接法。而油茶的嫁接主要有高干嫁接、芽苗砧嫁接以及小苗嫁接等方法。 1.1 高干嫁接 由于油茶林分老化和经营粗放,油茶林低产低效严重制约着广大林农的积极性和种植效益,低产林改造迫在眉睫。加上原有的采穗圃逐渐退化,因此新建采穗圃势在必行。利用油茶优良品种和无性系进行油茶高接换冠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8]。换冠对象选择生长旺盛的幼林、壮龄林中基本不结果或常年结果在0.5 kg以下的低产植株,树高、枝少采摘不便的植株。影响油茶高枝嫁接成活率的因素较多,嫁接时期、光照、温度、接穗保存时间等都会影响成活率。 在嫁接时期方面,刘晓莉等[9]的研究表明在舒城河棚的生态条件下,油茶树木高枝嫁接的最佳时期是5月下旬至6月中旬、8月中旬至9月上旬。但不同年份由于气候的变化可能有所改变,在实际工作中应该依据具体条件而灵活掌握。 对光照方面的研究,罗健等[10]研究表明:随着油茶林分郁闭度的增大,嫁接成活率增高。刘晓莉等[9]依据不同季节在塑料袋外层用竹笋壳进行不同方位的遮荫处理,可显著提高嫁接成活率,竹笋壳遮荫5月份以南北方向捆扎、6月份以东西方向捆扎嫁

文档评论(0)

wendang_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