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态调查-昆山科技大学
南布袋濕地改善復育調查規劃顧問案
委託單位:財團法人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
執行單位:崑山科技大學環境工程系翁義聰
民國100年7月第四節 生態調查成果
4-1 調查作業規劃
4-1.1 環境監測樣區選擇
本計畫區位於嘉義縣布袋鎮南方,原台鹽公司六、七及十區鹽場所在位置 (含潟湖及河口地區),面積約1,385公頃 (圖4-1.1)。參考前人於本區域的研究,曬鹽時期順著引入海水的流向,各小區形成明顯的鹽分梯度,物種歧異度高;停曬後,因土地平坦且海堤閘門封閉,導致演替成為一處較均質的環境。
圖4-1.1 本計畫水質、底生調查點位規劃位置概圖 圖4-1.2 本計畫生態環境調查位規劃位置概圖生態環境監測點位,併同水質與底泥監測點位設置南北兩穿越線此外,依本計畫公告文件,生態調查點位設處固定樣站與處隨意樣站,由於隨異樣站在調查意義上,係作為空間變異之參照比對用,於時間變化差異比對上,因缺乏完整之季節變化數據,而可能無法作為季節差異之解釋說明用途。鑒於本規劃區域過去與目前尚有其他單位進行一年四季完整之生態調查,為保持本計畫生態調查結果季節性之完整資料,本項環境監測工作12處均設置為固定生態環境觀察樣站,以獲取足供一年四季變化分析之數據。種的歧異度可以表示種的自然集合群聚組成。表示種歧異度 (Species Diversity) 之指數分別以種數的豐度指數 (Species Richness Index, SR)、優勢度指數 (Dominance Index, C)、Shannon 種歧異度指數 (Shannon Diversity Index, H) 及均勻度指數 (Evenness Index , J) 表示。各種指數之意義表示如下:
.種類的豐度指數 (Species Richness Index, SR)
SR = (S - 1) / lnN
S : 所出現種數
N : 所有種類之個體數
SR愈大則群聚內生物種數愈多。
.優勢度指數 (Dominance Index, C)
s: 所出現之種數
ni ﹕為第i種生物之個體數
.Shannon 種歧異度指數 (Shannon Diversity Index, H)
該指數可綜合反映一群聚內生物種類之豐度程度及個體數在種間之豐度分配是否均勻。.均勻度指數 (Evenness Index, J)
J值愈大,則個體數在種間分配愈均勻
此外,亦利用PRIMER套裝軟體進行測站間物種及豐度的相似度 (similarity)分析。
第二季2010/02/27-28)除了記錄每個採樣點三重覆25×25 cm2 的平均覆蓋率與質量,第二季將非位於採樣區塊內的藻種一併記錄,以提供完整的藻種資訊,共發現8科10種的海藻,一科一種的水生植物。第季平均覆蓋率依序為滸苔、傘房龍鬚菜、軟絲藻、穗狀刺絲藻、縱胞藻、粗硬毛藻、水雲;平均重量依序為滸苔、傘房龍鬚菜、粗硬毛藻、穗狀刺絲藻、軟絲藻、水雲、縱胞藻。
第季2010/06/29-30)除了記錄每個採樣點三重覆25×25 cm2 的平均覆蓋率與質量,將非位於採樣區塊內的藻種一併記錄,共發現科種的海藻,科種的水生植物。第季平均覆蓋率依序為傘房龍鬚菜、粗硬毛藻、滸苔、穗狀刺絲藻、滸苔;平均重量依序為傘房龍鬚菜、粗硬毛藻、滸苔、穗狀刺絲藻、滸苔。第季2010/09/22-23)共發現科種的海藻,科種的水生植物。第季平均覆蓋率依序為傘房龍鬚菜、穗狀刺絲藻滸苔、粗硬毛藻、滸苔;平均重量依序為傘房龍鬚菜、粗硬毛藻、穗狀刺絲藻、滸苔、滸苔。
綜合季的調查結果,皆有出現的藻種為傘房龍鬚菜、穗狀刺絲藻,而第一季在N1與N2大量生長的條滸苔,蕩然無存,N3、N4N5與S6出現的滸苔為片狀單細胞呈中空圓管狀,無法鑑定種名,第二季N3新紀錄的腸滸苔與緣管滸苔著生在樣區內的浮木,因此未納入覆蓋率與質量的計算。另外N3採樣區塊外發現的安曼司石花菜(Gelidium amansii )亦為第二季的新記錄種。
第一季共發現科屬種,樣區平均覆蓋率為12.51%~100%第二季共發現7科7屬7種樣區平均覆蓋率為16.00%~100%4科4屬種樣區平均覆蓋率為.30%~100%,第四季共發現4科4屬種樣區平均覆蓋率為%~74.67%。
二、魚類
第一季魚類(2009/11/7-8)使用的工具以流刺網與蛇籠為主,蛇籠除了捕捉魚類,也同時會捕捉到蝦子與螃蟹。第一季共捕獲魚類6科6種950隻,其中數量最多為慈鯛科的吳郭魚,數量達933隻,佔全數的98.2%。其中「吳郭魚」包含吉利慈鯛、莫三比克口孵魚及其他雜交種混雜,均為外來種,因仔魚不易辨識,故未獨立計數;其次為點帶叉舌鰕虎大鳞鮻日本海鰶三棘魨帆鰭胎鱂刀額秀麗白蝦大指蝦蛄鈍齒短槳蟹遠海梭子蟹
魚類第二季(2010/03/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