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浙江大学顾l:学位沦文 摘爱
摘 要
扁桃酸消旋酶(maade协eracemase,MR)(Ec
5.1.2.2)能在M矿辅助下催
亿l,1.质子转移反应,使扁桃酸等手性化合物的一个单体转化为另一个单体。它
在生物转化法产苯乙酮酸和手性化合物动态动力学拆分中都具有广阑的应用性。
本文首先从恶安假单胞菌中提取了扁桃酸消旋酶的基因,并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
完成了包含扁桃酸消旋酶基因的重组质粒的构建。在诱导表达和纯化后测定了其
比活为32.3U/mg。
在得到野生型扁桃酸消旋簿克隆的基础上,以其重组质粒为模版,利用改良
后的一步法PCR定点突变策略成功构建了突变体V22P,.,并对它进行了诱导表
达、纯化以及酶活的测定。结果表聩,突变体比活为7.SU/mg,是野生型的24.1%。
从分子层面对该突变体活性下降进行了机理性解释,认为其主要原因不是突变后
第22位氟基酸侧链空闻位陧的改变,而是:1)突变后极幢基团的引入降低了疆
袋结构的疏水性,减弱了它与瘾物苯环的巯水作用力,从而影响酶与底物的正常
结合;2)第22位氮基酸处于苯环附近,靠近带有部分正电荷的a碳原子两远离
带负电荷的氧原子。突变后氨酸上的正电荷可能对底物产生静电排斥作用,从而
不利于酶与底物的正常结合。
为了证实这一结论,利用了分子动力学模拟对酶与底物的米氏复合物进行分
析,结果表明第22位氨基酸侧链与底物的静电势从0.036El/tool升高到了0.124
kJ/mol。这说晓氨基酸饲链极性的改变弓l起了侧链与底物分子之阍的静电排斥作
用。因而静电排斥络用也是导致突变体活性下降的原因之一。同时,突变后系统
势能增加了283kJ/mol,进一步证实了第22位氨基酸侧链极性和带电性质的改
变导致黪与底物结合状态的势能增大,从而引起活性大幅下降。从而说明了该位
点侧链基团与R型底物惩的静电作用对酶的催化活性有重要影响,为进一步合
理地设计扁桃酸消旋酶的正向突交体提供了理论支持。
最后,本文为了建立扁桃酸消旋酶催化活性的预测模型。提出了一种能避免
分子动力学方法在计算过渡态自由能中的误差的方法,获得了较为准确的预测结
果,拓展了分子动力学模拟在的预测△G母中的应用。对三个能量组,系统总势
能组、局部势能组和相互作用能组的考察表明,所研究的能量对象数值太大会产
垒较高的绝对误差,而若涵益的原予对象不够充分,则不能完全反映出AGt的
V
浙江大学颂l:学位沦文 摘疆
改变。而相互作用能组则克服了另外两组纳这些缺点,不论在趋势或是单个对象
的预测上都比另外两纽表现出了喷显的优势。尽管本研究所提出的方法在理论主
无法对突变在催化位点的突变体的△Gt与催化效率进行预测,但是仍然是提高
扁桃酸消旋酶活性的理性设计的一个有力工具,既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
础和方法参考,也为其他酶的理性设计与改造提供了较有意义的参考。
关键词:扁桃酸消旋酶,克隆,表达,定点突变,催亿效率,分子动力学
Ⅵ
浙江大学颀J:学位沦文
Abstract
Mandelateracemasecan the transferthat
catalyzeMg:+-dependent1,1-proton
interconvertstheenantiomersofmandelate.ItPailbe inthe
appliedwfld|y production
of acidandthe resolu60nofchiral this
phenylglyoxylicdynamic compounds.Instudy,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BiOBr在可见光下催化降解二甲苯的分析研究.pdf
- BiVO4%2f膨润土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印染废水处理的分析研究.pdf
- BTEX降解菌的驯化及其好氧降解规律的分析研究.pdf
- CBA联赛对举办地赛事社会效益的评价分析研究——以太原赛区为例.pdf
- Cu-Mn基直接合成二甲醚催化剂的优化及动力学分析研究.pdf
- EBH-132型悬臂式掘进机振动截割机构动力学分析分析研究.pdf
- EWS-FLI1融合区及HLA-A-0201限制性CTL表位的实验分析研究.pdf
- FDI、国际贸易影响工资差距——针对中国省际层面的实证分析.pdf
- HIV-1逆转录酶、SARS主蛋白酶及多酸抑制剂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pdf
- HOSO及NO%2cOH%2cX(X%3dF%2cCI%2cBr)反应机理的量子化学分析研究.pdf
-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热稳定性分析研究.pdf
- 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喉罩麻醉的临床分析研究.pdf
-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集体激发及非线性动力学分析研究.pdf
- 菠萝浓缩汁储藏过程中非酶褐变的分析研究.pdf
- 不同轨下基础状态对列车—轨道系统竖向振动响应的影响分析研究.pdf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分析研究.pdf
- 掺杂负载型纳米二氧化钛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分析研究.pdf
- 产业集群升级背景下的非正规就业演进机理分析研究%3a以浙江省为例.pdf
- 肠动力因素在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分析研究.pdf
- 常规加热及微波加热条件下R5法二氧化氯制备动力学分析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