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何以能延绵五千年不断-.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华文明何以能延绵五千年不断-

中华文明何以能延绵五千年不断?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世界上有几大文明古国因外族的入侵或内部冲突,其古老文明被中断或者被摧毁。如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古巴比伦,曾是西部亚洲的文化中心,在楔形文字、数学和天文方面有过很大发展。但是经历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亚述等不同民族之间的长期冲突、征战之后,古巴比伦文明到公元前二世纪便湮没为废墟。到近代才发掘出它的遗址。又如,发源于尼罗河下游的古埃及文明,曾经创造了金字塔、太阳历、木乃伊等相当高度的成就,但从公元332年埃及被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后,其文化便开始希腊化,随后被并入罗马帝国,其文化便归入了罗马文化圈。公元三四世纪后,埃及文化又融入到古代基督教文化之中。公元八世纪阿拉伯人进入埃及,从此埃及文化便汇入伊斯兰文化圈。还有,南亚次大陆的古印度河谷文明,因受雅利安的入侵而遭到摧毁;古希腊罗马文明,由于内部的原因或外敌的入侵而中断过。 同其他古老文明一样,中华文明历史上也经历过的外族入侵和统治。如南北朝时期,匈奴、羯、氐、羌、鲜卑等民族,先后建立起十多个国家,统治黄河流域270多年;宋、辽、金、西夏对峙时期,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国、契丹族建立的辽国、女真族建立的金国,统治中国北方地区200多年;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统治中国98年;满族建立的清朝,统治中国276年。但是,有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却没有像巴比伦古文明、埃及古文明、印度古文明、希腊罗马古文明那样,因外族的入侵或内部冲突,被其他国家、民族的文明取代而中断或者摧毁。中华文明始终一代一代传承下来,保持着自身文化的特色和独立的价值体系。其原因何在? 对这个问题,一些学者曾发表过见解。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严文明老教授在文化上的“早期中国”的形成和发展的学术研讨会总结发言中曾指出,“早期中国”文明的特点就是逐渐从多元一体走向以中原为核心,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为主体的多元一统格局,这是中国文明无穷活力和强大凝聚力的来源,也是世界上几个古老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而连续发展的重要原因(见2010年9月6日《中国社会科学报》)。北京大学中国文化发展研究所主任孙熙国也说,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绵延千年,历久不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善于吸收和容纳多种外来文化和积极内容。应当说,这些见解特别是严先生的见解很有道理,但似乎还没有说到问题的根子上。 笔者认为,中华文明之所以历经五千年而未曾中断,起决定作用的是两个因素:一是中华古文明相对于当时入侵、统治中国的外族文明具有制度上的先进性,对外来民族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大家知道中国很早就进入了农耕社会,而周边的外族大都长期处于游牧或半牧半农社会,其文明程度和积累的经验也落后于中国。二是中华文明自身具有一种内发的精神力量,我概括为“和”的精神,“天下”的精神,“入世”的精神和伦理道德精神。这几种精神具有的亲和力、向心力、凝聚力,既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也较易为外来民族所认同、所折服而自觉学习,从而对其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效果,使中华文明不仅不被取代反而内涵更加丰富,生命力更强了。 决定因素之一:制度上的先进性 考古发掘的大量文物显示:中国中原地区在公元前3000年~前2000年左右即夏王朝之前就渐进到农耕社会。到西周时期,在周公辅成王的年代里,建立了一整套治理国家、稳定社会的制度,发展农业,开设国学(贵族子弟受教育之所),并开始废除之前朝代实行的“以人殉葬”的非人性制度,对周边民族(戎人、狄人、夷人等)则采取以“以和亲之”的政策,形成了“万邦协和”、“四夷宾服”的局面。孔子曾赞曰:“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到秦汉之际,国家大统一,国力空前强大,制度更加完备。特别是汉武帝时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华文明已经确立,制度的先进性、文明的高度已远非周边民族可比。曾侵扰中国近千年的强大的匈奴人,在汉武帝亲自策划下,经卫青、霍去病两位大将军的英勇反击,终于被彻底打败了,中华文明仍大踏步前行。 从东汉时期起,居住在中国西部和北部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陆续南迁,同中原地区的汉民族联系日益密切,虽然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保持着自己的语言和习惯,但他们从汉族那里学会了许多东西,逐渐浸染于汉族文明之中。到西晋末年,公元304年,早先迁入的南匈族人刘渊建立了汉国。随后,羯、氐、羌、鲜卑族又先后建立了十多个国家,即史称的“五胡十六国”。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又经历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几个朝代(总称为北朝)。到隋朝统一全国时,少数民族的政权前后统治中国黄河流域、中原地区达270多年。这是中国多民族大融合时期之一。这种融合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也是各民族学习汉民族、汉民族学习其他民族的过程,彼此达到了“相忘相化”的地步。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他十分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