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下赏识教育新解.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体间性下赏识教育新解

主体间性下赏识教育新解近年来,赏识教育作为一个教育名词被广泛使用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它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是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育方式。但是,提倡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意味着就要把教师赶到教育的边缘,过分强调学生中心会导致赏识教育的走偏,学生的主体性问题又被误推向了另一个极端,这也是对学生主体性的曲解。可以说,传统意义的赏识教育由于过于强调一方的主体性而没有平衡主体间的关系,致使赏识流于形式。 笔者认为,平等的主体间关系中,任何一方的自主性都不能被压抑,如果一方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发挥,也就意味着另一方的主体性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赏识教育的潜在本质是通过赏识的方式,达到师生间的相互尊重、理解,形成良好的师生交往关系,其最终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所以,基于此目的的赏识教育的关键在于其在良好师生关系中所起到的作用。因此,笔者将引入探讨主体间交互关系的主体间性理论,从主体间性的视角对赏识教育进行新的解读。 一、主体间性教育理论下的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也包括促进教育者自身的发展;即教育者和学生同时是赏识和发展的主体。因此,赏识是一种共享精神、知识、智慧和意义的过程,师生在共享中相互促进,保持共识,容忍差异。 在主体间性下的赏识教育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我”与“你”双主体的平等关系,师生间的交往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活动。值得注意的是,肯定赏识教育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活动,并不意味着否定教育活动中主体对客体的关系。一方面,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与他们共同的客体是“主体―客体”关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是相对于以对方作为对象性客体而存在,但也不完全不是客体。在教育活动中教育主体既不是完全的主体,也不是完全的客体,他们各自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具有主客二重性。 从这个意义上看,“主体―主体”关系也包含着“主体―客体”关系,“主体―主体”关系和“主体―客体”关系同时存在于教育活动中。赏识教育强调主体间的精神沟通,通过沟通、交流、合作达成一种默契。教育者在赏识教育过程中不仅是施赏者,也是受赏者和自赏者。教育者和学生在赏识教育过程中同是赏识和发展的主体,二者双向互动,相互赏识,共同发展。所以,赏识教育是一种主体间教育,它消除了自我中心意识,而生成了交互主体性。 与传统意义上所讲的赏识教育所不同的是,主体间性下的赏识教育的目的不在于“给予”赏识,而在于“懂得”赏识;不在于“赏”,而在于“识”。师生交往的深层含义就在于通过交往中的学习,达到对话、理解和共享,在“识”的基础上进行彼此的“赏”,使人成为真正被尊重的人,使人过一种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 教育交往是一种精神交往,赏识教育是交往的手段,彼此的赏识是师生的心灵之约。通过理解和赏识,教师和学生实现精神世界的共享。雅斯贝尔斯曾说:“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人与人的主体间的灵与肉的交流活动,而不是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赏识教育正是通过加强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交往,达成主体间的理解,通过师生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构建一种新型的教育交往形态,实现“灵与肉的交往活动”。 二、主体间性下赏识教育的特点 赏识教育既是一个建立在对象化活动基础上的教师“价值引导”与学生“主动建构”的辩证统一过程,又是一个建立在意义活动基础上的以教育主体之间的理解和对话为核心的精神性交往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个体与人类文化之间生命精神能量的转换和创造性生成。因此,笔者认为,较之于传统主要关注教师“价值引导”的赏识教育,基于主体间性的赏识教育有以下特质。 1.人本性 赏识教育强调在教育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意愿,尊重他们的选择和感受,反对把学生当做容器来灌输,而应用赏识的眼光发展地看待学生,激励每个学生充满信心地主动发展。主体间性下的赏识教育较传统意义下的赏识教育又具有了新的内涵,它不仅仅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对于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也给予了充分的尊重和肯定,即教师不是为了赏识而赏识,他们不仅仅是给予赏识的主体,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在这里,赏识教育是灵性、真诚的彼此欣赏,不再是具有庸俗目的的教学行为。 2.平等性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彼此尊重的基础上的。主体间性下的赏识教育不仅仅是强调教师对于学生实施赏识,更重要的是强调教师对于学生的赏识不是自上而下的行为,而是在平等的主体间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赏识;同时,学生也有机会成为赏识的主体,而不只是被动地接受赏识。师生间以对话的形式在情感、观点、认识、思想、意见、知识等方面互相传递、交流。赏识,不再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传递,而是两主体间通过交互关系实现彼此的理解、尊重和共鸣。此时,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平等也便实现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