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双侧卵巢交界性Brenner瘤1例.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双侧卵巢交界性Brenner瘤1例

双侧卵巢交界性Brenner瘤1例[摘要] 卵巢交界性Brenner瘤是一种少见的肿瘤,回顾性分析1例双侧卵巢交界性Brenner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卵巢交界性Brenner瘤的临床与病理学特点。 [关键词] 卵巢;交界性Brenner瘤;诊断治疗;病理特点 [中图分类号] R737.3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05(b)-122-01 Brenner瘤是因1907年Brenner首先对该肿瘤的组织学特点进行描述而得名。本瘤发病率很低,占所有卵巢肿瘤的1.5%~2.5%[1],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其中交界性更为少见,不足Brenner瘤的2%[2]。 1 临床病例 1.1主诉及病史 患者,女,73岁,因“下腹胀痛伴恶心、呕吐1 d”于2009年10月18日住我院消化内科治疗。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下腹隐痛,伴腹胀、纳差、便秘,未在意。10月17日于进食后出现腹部胀痛,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入院后给予禁食水、补液、抗感染及胃肠减压等对症治疗,恶心、呕吐消失,腹胀缓解。因盆腔B超提示“盆腔包块”于10月20日转入我科进一步治疗。患者孕2产2,绝经18年,绝经后无阴道流血及排液。患者自述13年前取环时曾行盆腔B超检查未见明确异常。 1.2 体格检查 查体:T 36.6℃,P 90次/min,R 20次/min,BP 110/70 mm Hg,腹肌紧张,下腹压痛、反跳痛。专科检查:左侧附件区可触及一包块大小约 8 cm×6 cm ×6 cm,边界清、质地中等,触压痛阳性,活动度可。右侧附件区可触及一实性包块大小约4 cm×3 cm×3 cm,边界清晰、质硬,轻压痛,活动度良好。 1.3 实验室检查 ①血常规:白细胞11.6×109/L,中性粒细胞 78%。ALT、AST正常。②CA-125、CA-199、CEA、AFP、E2:均正常。③盆腔B超:子宫左前方一椭圆形囊实性包块大小为81 mm×59 mm×54 mm,边界清楚、囊壁完整,实性区可见点、片状钙化灶;右侧附件区一类圆形实性包块大小为41 mm×38 mm×34 mm,边界清楚。 1.4 剖腹探查 10月23日患者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淡黄色透明腹水量约100 ml,盆腔无粘连。子宫体小于正常。左侧卵巢可见一囊实性肿物大小约8 cm×6 cm×6 cm,白色、质地中等,包膜光滑、完整,周围组织无粘连;右侧卵巢可见一实性肿物大小约4 cm×3 cm×3 cm,白色、质硬,包膜光滑、完整,活动好。行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卵巢组织术中冰冻病理回报:(双侧卵巢)交界性Brenner瘤。术后病理:双侧卵巢交界性Brenner瘤(见移行上皮细胞巢,有轻度非典型增生,间质无浸润、伴局灶钙化)。患者术后第8天腹部切口拆线后出院,出院诊断:双侧卵巢交界性Brenner瘤。 2 讨论 2.1 发病情况与临床表现 卵巢交界性Brenner瘤多发生于中老年患者,平均年龄为50岁左右,国内外报道无显著性差别[3]。单侧多见,本例为双侧卵巢交界性Brenner瘤,临床罕见。患者多无特异性症状,常在体检时偶然发现。部分患者因出现下腹不适、触及盆腔包块就诊,患者可因雌激素水平升高出现异常阴道流血。本例以下腹胀痛伴恶心、呕吐就诊,有下腹隐痛、腹胀、纳差、便秘病史,虽非该肿瘤的临床特异症状,但不能排除与肿物对盆腔的压迫、一过性扭转有关。 2.2 病理特点及诊断 交界性Brenner瘤肿瘤大小可相差悬殊,表面光滑或稍有凹凸不平,呈灰白色,有包膜、部分无完整包膜,多为实性、囊实性。2003年WHO分类中归纳了交界性Brenner瘤的病理诊断要点[4]:交界性Brenner瘤以显著的乳头状结构突入囊样腔隙为特点,肿瘤深部,移行细胞上皮融合形成大小不一的细胞巢,绝无间质浸润。卵巢交界性Brenner瘤镜下[5]见移行上皮排列较紧密,可出现融合巢,实性巢中常见腺管状、筛孔状结构,但无异型,巢间可见明显间质。本例以上述病理特点明确诊断。 2.3 治疗及预后 由于卵巢交界性Brenner瘤发病率低,临床报道多为个案,目前治疗方案尚未统一。总的来说,交界性Brenner瘤具有一定的恶性倾向,且患者多为绝经期前后妇女,故临床治疗多采取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少有复发,预后较好,是否需要预防性化疗,意见尚有分歧。本例为老年女性,术后病理回报后向其及家人交代病情,患者及家属决定不补充治疗,预后情况尚在随访中,现无复发。 [参考文献] [1]连利娟.林巧稚妇科肿瘤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23-525. [2]Ro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