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院中药制剂存在问题及对策
医院中药制剂存在问题及对策[关键词] 中药制剂;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283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09)05(b)-141-02
医院中药制剂包含了名、老中医长期临床经验的总结,大多有肯定的疗效,也是医院运用中医药治疗专科疾病特色和优势的具体表现。医院中药制剂的位置是介于中医药传统个体化与现代产业化之间,在中医药发展链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1]。随着国家加大法规建设的力度,特别是《医疗机构制剂配制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和《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的实施,对医院制剂配制和检验条件要求越来越高,中药制剂工作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 存在的问题
1.1 制剂配制管理工作欠规范
虽然各医院按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要求,对制剂品种进行申报并取得批准文号,但由于多年来国家没有统一的审批标准,致使已获得合法配制资格的品种仍存在一些需要规范的问题。有些配制使用的制剂品种没有全部申报,只取得部分品种的批准文号。制剂品种、剂型杂,批量小,受生产设备和工艺条件等限制,有的是手工或半自动化生产,质量时有波动。擅自改变包装规格,包装标签不规范,标示的内容不全,与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内容不一致,有的品种无说明书,或有说明书但可读性差,不能正确指导合理用药。
1.2 质量标准不完善
先进、科学的质量标准是保证制剂质量、促进制剂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但大多数医院中药制剂的标准不完善,可执行性差,水平较低,大部分按《中国药典》制剂通则进行,一般只有性状、理化鉴别、pH值和相对密度等检查项目,绝大多数中药制剂没有含量测定项目,缺乏有效的可控指标,不能起到控制制剂质量的作用。
1.3 物料储存、保管不善
有的仓贮管理设施简陋,待检、合格、不合格区域无色标,无通风和温、湿度监测调节设备,地面潮湿,卫生条件差,缺少必要的养护措施,通风、降温、防虫、防尘、防潮、防鼠设施不符合要求,导致中药材(饮片)霉变、虫蛀。
1.4 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中药饮片依法炮制是保证用药安全有效的前提,通过炮制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改变或缓和药性、引药入经,便于制剂。然而,一些制剂室使用的中药饮片,多数未经严格炮制就用于制剂生产。中药的特点在于一药多效,通过不同方法、不同辅料及不同程度的炮制,才能达到预期的医疗目的。炮制不合规范,使药效界限不清,作用不明确[2]。购进的中药材限于条件不能进行质量检验或仅部分检验,甚至未经批准随意更改制剂处方、配制工艺或不按批准的处方、工艺和标准配制,不遵守操作规程,简化生产程序。如配制小青龙合剂时,该处方中的桂枝、细辛应先单独提取挥发油,药渣再与其他味中药一起用水煎煮,但操作人员为了省事,开始就一起用水提取;熟地在加工时不按规定加砂仁和黄酒,蒸一下还是黄白心就投料了,达不到“黑如漆,甜如蜜,起缎子色”的传统工艺和质量要求;有些需要用醇沉淀再提取的也用水煎煮、过滤就灌装;中药提取采用铝锅、铁锅煎煮,没有或不采用中药提取罐,致使一些易挥发的中药有效成分散失,失去功效。个别制剂室生产内服、外用中药制剂甚至使用同一铝锅、铁锅。
1.5 中药制剂内在的质量问题
口服溶液剂的pH值、相对密度不符合规定。糖浆剂的微生物限度、丸剂的崩解时限不符合规定。胶囊剂的装量、水分和微生物限度不符合规定。酒剂的乙醇量不符合规定。中药片剂易泛色、吸潮、色泽不均、裂片脱壳,崩解时限不符合规定。
2 对策
2.1 医院领导要重视制剂工作
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重医轻药”和只注重经济效益的思想观念,增加制剂室的人力和资金投入,改造和更新生产设备和检验仪器,改变胶囊剂的填充和糖浆剂、口服溶液剂等的分装为手工操作的现状。本着对社会负责、对患者用药安全有效负责和对医院信誉负责的态度,真正重视中药制剂工作。
2.2 调整和充实制剂室的技术力量
影响制剂质量的因素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可变性较小的硬件基础因素;二是可变性较大的软件保证因素,如生产工艺、规章制度和原始记录等;三是决定因素,即人员关键因素。只有提高制剂人员素质,才能从根本上把好制剂质量关。
制剂室负责人应由质量意识强、业务技术过硬的药学技术人员担任,全面负责制剂室的行政和业务技术管理工作,对各制剂单元有指导、监督、考核和奖罚权。各制剂单元负责人应由经验丰富的药师担任,负责本单元的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工作,检查岗位职责和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
制剂人员应熟练掌握制剂理论、制剂技术,增强实际操作能力,明确岗位职责,掌握标准操作规程。重视群体的整体行为,搞好协作,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工作环境。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搞好分段管理,人人有指标、有要求,分工明确,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船科技(600072)公司2023年财务分析研究报告.doc
- 中国书法简介英语版-chinese-calligraphy(完整版).ppt
- 2025年供电营业规则考试题库.pdf
- 六个寻找剧作家的人_经典戏剧剧本.pdf
- 丙烯酸乙酯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pdf VIP
- 2024年供应链管理师(一级)资格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docx
- 精品解析:2025届广东省珠海市等三地高三上学期一模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财政知识普及课件.pptx VIP
- 2025届广东省珠海市等三地高三年级上册一模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pdf VIP
- 新22J09 附属建筑-标准图集.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