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性别-东海大学社会学系.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科技与性别-东海大学社会学系

教育部科技與社會教學計畫(下學期課程) 科技、社會與性別 授課教師:鄭斐文 fcheng@.tw 一課程簡介 活在二十一世紀的現代社會,科學/科技早已滲入我們的生活當中。本課程主要由是科技與社會((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STS)2004。 b. 吳嘉苓、傅大為、雷祥麟(編),科技渴望社會,台北市:群學,2004。 c. 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季刊no. 43,〈性別教育融入醫學意識〉;no. 42,〈性別與腦袋〉。 三、課程內容 以下打*號者為必讀與教材,以及讀書筆記之重點,非*者為輔助與進階讀物。 2/23 Week 1 課程簡介 導論 *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季刊no. 43,〈性別教育融入醫學意識〉;no. 42,〈性別與腦袋〉。 *傅大為,2009,《回答科學是什麼的三個答案:STS、性別與科學哲學》,第四章『性別與科學』。 *成令方、吳嘉苓,2004,「科技的性別政治:理論和研究的回顧與前瞻」,《科技、醫療與社會》,第三期。Schiebinger, L. (2004). 余曉嵐譯,陳恆安校訂,「獸」何以稱為「哺乳」動物。載於吳嘉苓、傅大為、雷祥麟(主編),科技渴望性別(21-75頁)。台北:群學。 *Martin, E. (2004). 顧彩璇譯,吳嘉苓校定,卵子與精子。載於吳嘉苓、傅大為、雷祥麟(主編),科技渴望性別(199-224頁)。台北:群學。 3/16 Week 4 身體研究與STS * Showalter, Elaine, 1992。周芬清譯,〈婦女、瘋狂與英國文化:婦女疾病與男性社會〉,《當代》,69期。 * 鄧惠文,〈精神醫療與性別:以憂鬱症為例〉,《醫療與社會共舞》。 3/23 Week 5 女性主義社會學與知識生產 *P. Abbott and C. Wallace原著,俞智敏、陳光達、陳素梅、張君玫譯,1996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Feminist Perspectives 女性主義觀點的社會學,台北:巨流。像女孩那樣丟球:論女性身體經驗 Yalom, M著、何穎怡譯,《乳房的歷史》。(六、七、八章) 4/ 13 Week 8 「科學園區與環保」演講:邱花妹博士 4/ 20 Week 9 期中考不上課(繳交作業) Week 10 4/27 Sexuality and STS: 科學與同性戀 *黃道明召喚同性戀主體 ── 渾名、污名與台灣男同性戀文化的表意,1970-1990—一個性史的討論〉,《性別研究的新視野》(p. 13-32)。 *傅大為(2008) 。一隻鳥仔或雙人枕頭?談威而剛與男性身體。載於成令方(主編),傅大為、林宜平(協編),《醫療與社會共舞》(192-199頁)、傅大為,200,威而鋼論述的分析:現代用藥與身體管理(.tw/members/ning/publication.htm),《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3期,1999年三月,225-252。(2010) 。〈棉條在台灣為什麼不受歡迎?社會世界觀點的分析〉,《科技、醫療與社會》,第十期。台北:群學。 *吳嘉苓(1999)〈性別、醫學與權力〉。《性屬關係(上):性別與社會、建構》,王雅各編,頁385-418,台北:心理出版社。 盧孳艷、林雪貴,〈更年期的論述分析〉,《護理雜誌》,48:1(2001) ,頁77-82。 盧孳艷,身體自我書寫婦女生命故事。 盧孳艷、楊舒琴,〈台灣婦女停經的身體政治〉,護理研究,8:5(2001),頁491-502。 劉祐岑(1999)。從生殖醫療的進步看女性角色的轉變。醫學教育,3(1),124-126。 劉仲冬,1995,傅大為,2005,《亞細亞的新身體:性別、醫療與現代台灣》。台北;群學。(閱讀第三章「近代婦產科的興起與產婆的故事」從身體到「身體政權」--探析女性「子宮切除後」的論述 中正大學社會福利所碩士論文Ruth Schwartz Cowan,〈家庭中的工業革命〉,楊佳羚譯,《科技渴望性別》,吳嘉苓、傅大為、雷祥麟編(台北:群學,2004),頁99-130。駱冠宏《騎過半世紀:台灣機車性別文化史,1930s~2007》.tw/theabs/service/student_query_act.jsp 〈機車有性別,騎過半世紀〉http://www.wretch.cc/blog/GenderStream/7082884 6/ 8 Week 16 演講:陳政亮 (男子氣概與科技研究) 6/ 15 Week 17 演講:(暫訂)賴嘉玲教授 1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