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好警察时伟平-人到中年烦恼
好警察时伟平:人到中年烦恼2012年3月里的一天,江苏镇江市新区丁岗派出所民警时伟平站在镜子前面,突然发现有点不认识里面那个人了:自己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沧桑了?最简单的平头,眼睛里多了血丝,少了神彩,昭告出身体和精神的长期疲倦和一副心事重重。
他似乎陷入了“中年危机”――妻子长期下岗在家,母亲去年因患白血病去世留下了一大笔债,女儿马上要上大学等钱用且成绩并非很理想。自己虽先后抚养、资助了40多名无家可归青少年,获得的只是一大堆奖状,能帮到别人,却帮不到家人。他心里在盘算:“继续把好事做下去,到底值不值得?”
寻找时伟平
对于时伟平这样一个“在丁岗镇家喻户晓的人物”(镇江新区公安分局一领导语),感觉要找他应该不难,其实不然。
丁岗本地只有两万多人,是新区人口最少的一个镇,但这个地处沿海地区的小镇却拥有300多家企业,人员构成复杂。所以当记者在镇上向一些年轻人打听时伟平时,他们大都用外来口音回答:“不知道”。而询问一些上了岁数的老大爷时,他们一脸木然地用不太好懂的方言表示:“时伟平,镇子里不晓得有这号人物啊。”
难道,时伟平并没有宣传中那样出名?在记者再三追问加比划下,一个老大爷终于明白了记者是要找他们这里的模范警察,他有点不好意思说:“一般,我们只记得他叫小时,在这里,我们这些人是不会去记他的名字和官衔的。”
“他可不是什么官啊,就是个普通民警吧?”记者问道。
“不是官能解决那么多事?我们往往遇事就会找小时,他可是我们的主心骨,没有他办不了的事。小时处理事情公道,肯帮人,大家都服气。”老大爷在太阳光下眯着眼睛,对自己的认知却很坚定。
在他们心中,时伟平可以解决很多烦杂事情,而能解决事情的人就是官。
第一次见面
当记者第一次见到时伟平的时候,他正在街上跑步,虽是春天,仍跑了个满头大汗。
记者后来才知道,他每天都是跑五六公里来上班的,说这样低碳又能锻炼。
在办公室时伟平有些腼腆,他对记者点了点头,意思就是打过了招呼:“之前你在微博上给我私信说要来采访,我看到了。但和领导商量了下,大家都不大相信啊,成都那么远。谁知,你真来了。”
“他是我们这里的活地图。”丁岗派出所教导员齐伟插了一句话,“不管是辖区内的治安情况,20多年来的户口变动历史信息,还是走丢的老人、小孩是哪家的,都装在他脑子里呢。连当初由他亲自送去服刑的罪犯,刑释回来有事都喜欢找他指点迷津。”
简单、朴实,这是记者一开始对他的印象。
记者问时伟平有些什么爱好,他答道:摄影、电影和旅游,这和他在微博上兴趣一栏填的一样。于是接着问他最近去了什么地方旅游,看了什么电影,他却结结巴巴得有点不好意思:“最近一年,都没有陪家人出去玩了,也没看啥电影,那些都是填着玩的。”其实在微博上,他和记者只有一个共同关注的人,那就是著名足球评论员詹俊,并且还有相关评论,这应该不假。
他做好事是怎么上瘾的
1998年,已经当上副教导员的时伟平错失了一次晋升机遇。那天,时伟平下村到一家企业办案。晚上6点多,时伟平搭了一名联防队员开的摩托车赶回所里值班,不小心撞上路边的沙子堆,重重地摔出去,抢救了7天才醒过来,却留下了后遗症――工作时间一长,就会犯头晕。组织上考虑到他身体上的原因,后来就没有让他担任重要职务了。
“现在头上还有一道疤。”齐伟说到这里,掀开时伟平的头发给记者看,“但他依然像过去一样拼命,我们内部都说,他就和鞍山的郭明义一样,都是活雷锋,老郭爱捐血给别人,老时是输血给别人。”
直到现在,仍没有人明白时伟平能坚持20多年做好事的动机,不善言谈的他在记者再三追问下,终于想出一个“理由”:“我是镇江人,从小就得到了父老乡邻的很多帮助,我有一点微薄能力了,就想帮帮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也许这就是我自己的活法吧”。显然,时伟平并不喜欢别人对他做好事动机的挖掘和质疑,“往往决定就在一瞬间,哪有空慢慢做思想斗争呢?我认为好的结果比好的动机重要,千万别把我和郭明义比,我没他高尚。”
时伟平做好事始于1987年,钱亮是第一个得到他帮助的人。因为父亲入狱,母亲改嫁,13岁的钱亮只好投靠叔叔,但却被抛弃。随后,钱亮被转送到了丁岗派出所,正在值班的时伟平听到情况后,带着钱亮找到他叔叔,没想到钱亮的叔叔冷漠地甩了句:“有本事抓走他爸爸,就别把孩子丢给我们。”
刚20出头的时伟平对人情世故的想象还过于简单,听到这句话,有些不可理解。“年轻人特有的冲动”(时伟平语)让他收下了钱亮,从此,时伟平与非亲非故的钱亮吃住都在一起,“根本没有考虑更多的,只想给这个小孩子先找个安身的地方。”
那时,时伟平没有成家。他的女朋友、后来成为他妻子的赵龙凤还在昆明钢铁厂上班,他便和钱亮挤一张床睡,还帮助钱亮联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