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专题 自然环境中的基本规律.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轮专题 自然环境中的基本规律

(1)图中河流对地表的影响是(  ) A.甲处堆积,乙处侵蚀 B.甲处侵蚀,乙处堆积 C.甲、乙两处均堆积 D.甲、乙两处均侵蚀 (2)一艘轮船顺着水流方向经过图中河流剖面,轮船在经过剖面前后的前进方向分别是(  ) A.先向东南,后向东北 B.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C.先向西南,后向西北 D.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考点归纳总结   [解析] (1)A (2)B 第(1)题,读图可知,从1950年至今,河道不断向北移动,甲处河床浅,为河流凸岸,流水堆积作用显著;乙处受侵蚀,河床陡深,为河流凹岸,流水侵蚀作用显著。第(2)题,河流在剖面上的流向是自西向东,在甲乙剖面处向北弯曲,顺着水流航行的轮船经过剖面前是向东北方向行驶,经过剖面后是向东南方向行驶。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考点归纳总结 ? 命题点三 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运输的影响   例3 【2013?海南卷】我国许多聚落名称体现了所处自然环境的特点。黄土高原地区有些聚落名为“××川”。《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川地是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土地。据此完成(1)~(2)题。 (1)为趋利避害,这些以“川”为名的聚落选址宜(  ) A.紧邻河岸以方便取水 B.接近坡地中部以方便耕作 C.靠近坡地上部以防洪水 D.远离陡坡以避崩塌、滑坡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考点归纳总结   (2)在农业社会,决定这些聚落发展规模的主导条件是(  ) A.河流水量 B.土壤肥力 C.川地面积 D.林木蓄积量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考点归纳总结   【解题突破】解答该题应从以下几点突破: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造成的坡面特点。 (2)聚落的选址要坚持“趋利避害”的原则。 (3)主导条件是影响最为显著的条件。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考点归纳总结   [解析] (1)D (2)C 第(1)题,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川地是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土地,所以紧邻河岸容易遭受洪水的影响。黄土高原坡地水土流失严重,坡地中部和上部不适合聚落的分布,聚落应分布在缓坡底部,远离陡坡,以避崩塌、滑坡。第(2)题,在农业文明阶段,人类以种植和养殖为主,人类主要依靠土地而生存,土地是人类最重要的财产和生产资料。所以决定这些聚落发展规模的主导条件是川地面积。川地土壤较为肥沃,水源较为充足,A项和B项不是决定聚落发展规模的主导条件。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考点归纳总结 【考点透析】   1.结合典型案例分析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地形因素影响聚落的区位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考点归纳总结  巴西利亚、墨西哥城等城市位于热带地区的高原上  热带的平原地区气候过于湿热,高原上比较凉爽  热带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  拉萨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西宁位于湟水谷地,兰州位于黄河谷地  地势相对较低,热量条件相对优越;地形、水源等条件好  山区和高原,一般气候寒冷,城市多分布在山间谷地  我国的城市多分布在地势较低的第三级阶梯上  地势平坦,节省建设投资;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交通便利  平原是城市等聚落发育的理想环境 典例 原因 表现 (2)地形因素影响聚落的形态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考点归纳总结  重庆市区呈组团状分布  地形破碎,城市在地域上失去了完整性  由于河流分割或地形崎岖,城市由几个片区组成  我国南方的村落,兰州、西宁等城市沿河谷分布并呈条带状  山区河谷地带城镇发展受地形制约;水乡聚落往往沿河分布和延伸,一方面可获得较好的用水条件,另一方面水运交通便利  山区河谷地带和河网密度较大的平原地区,聚落多呈条带状  我国北方的村落;合肥、成都等城市地域形态呈团块状  自然条件对聚落形态的制约作用小,聚落往往以某功能区为中心向四周发展  平原广阔的地区,聚落多呈团聚型 典例 原因 表现 2.地表形态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考点归纳总结  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自然条件相对优越,呈“之”字形弯曲可以减小单位距离内的坡度  山区的线路一般选择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经过山地时线路多呈“之”字形弯曲 线路走向  河网密集的地区,天然河道较多,开挖运河方便;水运运量大、成本低  河网密集的平原地区重视发展水运  山地、丘陵地区修建交通干线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