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本章整合提升精品课件
本章整合提升 ①在此类问题的分析中,首先需要分析该区域的地理背景,找到发展的优势条件,然后针对该区域的优势条件进行开发。 ②应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区域自然资源开发的条件,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寻求新的发展空间,调整区域产业结构;治理环境污染,改善地区投资环境;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等。 (1)流向:由地势决定。 (2)河网密度:与地形、降水多少等有关。 (3)流量:与降水、地形和流域面积有关。 (4)结冰期:长短与有无由气温决定。 (5)含沙量:与植被覆盖状况、河流补给条件、流域内的人类活动有关。 (6)水能蕴藏量:取决于流量和地势落差两方面。 例如,尼罗河上的阿斯旺大坝的修建,其影响有: (1)积极的影响 ①阿斯旺大坝的修建,提高了尼罗河灌溉、防洪、发电、养殖、航运等利用效益。 ②利用水电产生的环境效益主要是减少了“三废”的排放。废渣排放较少可少占土地;废水排放较少,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而且减少了水污染;废气排放较少,减少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和酸雨的危害。 (2)消极的影响 阿斯旺大坝带来的消极影响主要有:①尼罗河下游沿岸平原失去了定期泛滥带来的天然肥料,土地肥力下降;②河口外海域内的沙丁鱼因失去饵料而迁往地中海北部;③尼罗河下游流量减少,导致海水倒灌,尼罗河三角洲盐渍化加重,海岸遭到侵蚀后退。 阿斯旺大坝的利和弊对于其他大坝不具有普遍性。因为大坝所处的河流的水文特征不同、流域的气候条件、地形条件不同,所产生的生态效应就不同。 总之,我们应当一分为二地看待修建水库和大坝,既有利也有弊。前期规划和论证充足、科学,在工程完工后所造成的负面效应才会降低到最小。若论证不充分、不严密,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1)与四省能源生产结构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可再生能源为主 B.清洁能源的比重大 C.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 D.有利于降低酸雨危害 (2)制约①省进一步开发水能的地理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能资源蕴藏量小 B.水能资源分布分散 C.水能富集地人口分布稀疏 D.水能富集地地质条件复杂 【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能源的分类、特点以及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同时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水电、天然气属于清洁能源,在四省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小。原油、原煤在四省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大燃烧后碳氧化物、氮氧化物排放量大,易加重温室效应和酸雨危害。第(2)题,考查水能开发的地理条件。①省与其他三省相比天然气比重大,而西南地区是我国天然气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由此判定①为四川省。四川地形起伏大,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河流干支流径流量大,因而水能集中、蕴藏量大。人口主要集中在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区,山区人口分布稀少。通过排除法得出正确答案为D。 【答案】 (1)C (2)D (1)判断重庆市能源消费总量变化和单位GDP能耗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单位GDP能耗变化的主要原因。 (2)指出重庆市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结合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优势,说明该市今后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方向。 【解析】 第(1)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由图看出,重庆市能源消费总量呈现上升趋势,单位GDP能耗呈下降趋势。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与能源利用率提高、经济结构的调整等有关。第(2)题,考查能源消费结构及其变化。由图看出重庆能源消费以污染量大的煤炭、石油为主,而清洁能源天然气、水电的消费量小。要想降低单位产值能耗,必须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1)此时控制A地的锋面类型是________。简析A地的天气特征及成因。 (2)此天气系统引起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对图2阴影区域的农业生产有何危害? (3)图2阴影区域是我国21世纪重点建设的能源基地,说明该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 (5)与20世纪初期的鲁尔区比较,该能源基地所在地区面临哪些不同的主要环境问题?简要回答导致这些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因素。 【解析】 根据图1中的纬度位置及图2中河流形状、资源等信息可判断此地为我国的黄土高原及附近地区(陕西、山西、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处)。根据图1中的气压分布状况(大陆形成高压中心)可判断为北半球冬季。 (4)E:电力工业,F:建材工业。 理由:充分利用废弃物;综合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 (5)主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主要人为因素:不合理垦殖,超载放牧,过度砍伐,乱挖滥采矿产资源。 (1)甲、乙两区域开发治理措施都结合了各自地理环境特点,这说明两区域发展都遵循了____________原则;两区域开发治理措施中也有一些共同之处,请提炼、概括出两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中信息,探究甲区域a河下游地区过去经常洪水泛滥的自然原因,填写表格内容。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七年级精品语文课件河中石兽.ppt
- 人教版2016新教材七下11 元朝的统治.ppt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4.1圆(第四课时)》同步练习及答案.doc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河中石兽》课件.ppt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记叙文阅读doc.doc
- 人教版二下生字词.doc
-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期末总复习.ppt
-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总复习精品.ppt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5短文两篇》(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pptx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25.1.2概率(第2课时).ppt课件.ppt
- 华为汽车业务核心竞争力剖析-2025-07-新势力.pptx
- 2025全球汽车供应链核心企业竞争力白皮书.pdf
- 2025粤港「组装合成」模块化建筑跨境贸易指南.pdf
- 3.1 做有梦想的少年(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 6.1友谊的真谛 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 4.1家的意味 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 3.2学习成就梦想 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 5.1走近老师 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 5.2珍惜师生情谊 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 1.1 奏响中学序曲 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