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误诊学》福建科学技术出版.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2 页 第 3 页 第一章  中医误诊学导论 一 、误 诊 的定 义 误 ,即失误 ;诊 ,即诊断。 “误诊 ”是指医生在 临床诊疗过程 中对患者 的健康状况和 疾病本质所作 的判断错误,或因此而导致误治 。 关于误诊 的概念 ,刘振华等提 出:误诊是指患者在就诊时,所具有 的全部客观资料 已 能够确诊为某一疾病 ,或者 由于 当时的客观资料不全 ,暂时无法确诊为该病 ,而接诊者未 积极收集 ,未全面分析各项资料并进行必要 的会诊 、观察 、随访 ,盲 目诊断并投 以无效治 疗而使病情延误 的现 象 。因此 ,误诊 的概念主要包括 四个方面 的内容 ,一是病人 已经就 诊 ;二是就诊时具备 了确诊 的条件 ;三是医生没有主动地收集用 以诊断的所 需资料 ;四是 已经投 以无效的治疗并使病情恶化、延误。 误诊是医学科学共有 的临床现象 ,在 中医临床各科 中也普遍存在 。中医误诊概念 的内 涵包括 :临床 资料收集过程 的失误 ;诊断确立 时间的延误 ;将某种病或证诊断为另一种病 或证 ;将有病诊断为无病或将无病诊断为有病 ;或将两种或两种 以上 的病或证 (如合病 、 并病 、相兼、错杂 )诊断为其 中某一种病或证 。误诊无疑会导致治疗上 的失误,任何医生 都应力求避免 。 二 、 中医误诊 学研 究 的 内容 误诊学是研 究临床工作 中误诊规律和 防范措施 的一 门科学 。医学上所有与误诊有关 的 问题都应该是误诊学研 究的范畴 。它与传统 的诊断学相对应 ,是从诊断学 的另一个侧面或 者反面 ,分析 、研究在诊治工作过程 中未获得正确 、及时、全面诊断的各种 内在和外在 因 素 。其 目的是指导 临床工作 ,提 高辨证论治水平 ,提 高诊 断 的准确率 ,为人类健康事业 服务。 中医误诊学是在 中医学理论 的指导下 ,探讨 中医临床 中出现误诊现象 的原 因、后果及 其规律 ,并针对其防范处理措施进行研究的学 问,是 中医诊断学的重要分支和补充 。 对疾病诊断的研究,一方面要研 究如何正确诊断疾病 ,这是诊断学研 究的内容 ;另一 方面要研 究如何 防范不正确 的诊断,这是误诊学研 究的内容 。两者相互联系 、相辅相成 , 具有 同等重要 的作用 。中医误诊研究虽然属于 中医诊断学 的范畴,但是 已有 的诊断学知识 理论和研 究方法 既未能全面揭示误诊 的规律 ,也无法完全避免误诊 的发生 。中医误诊学正 是把 诊 断学 的一个侧 面 相 对 地 独 立 出来 ,用 新 的方 法 ,从新 的角 度 来 研 究探 索诊 断 的 规律 。 第 4 页 第一节    中医误诊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 、中医误诊研究 的历史 误诊现 象是伴 随着 临床诊疗活动 的产生而产生 的 ,可 以说 自从有 了临床 诊断活动 ,就 开 始 有 误诊 现 象 。中医学 是 我 国劳动人 民 同疾 病 做 斗 争 的经 验 总结 。在 长 期 的临床 实 践 中 ,古人很早 就认识 到误诊现 象 的存 在 ,如 《史记 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有 “扁鹊过虢 , 虢太子死 …… ”的故事 ,所谓 “虢太子死 ”就是误诊 ,幸而扁鹊 路过及 时发现 ,指 出 “若 太子病,所谓 ‘尸厥’者也”。 《黄 帝 内经 》是我 国现存 的第 一部 中医经典 , 《素 问 阴 阳应 象大 论 》 指 出 : “善 诊 者 ,察色按脉 ,先别 阴阳…… 以治无过 ,以诊 则不失矣 。”同时还有 “疏 五过 ”、 “征 四 失 ”,指 出医者 易犯 的过 失并 以为惩戒 。东汉名医张仲景所 著 的 《伤寒杂病 论 》创立 了辨 证施治 的理论体 系 ,在 《伤寒论 》和 《金 匮要 略》 中虽然 没有 明确提 出 “误诊 ”一词 ,但 其 中数十 处提 到 了 “误 治 ”,并分析 了原 因 ,提 出了防范措施 。如 “伤寒脉浮 , 自汗 出 , 小便数 ,心烦 ,微恶寒 ,脚挛急 ,反与桂枝汤攻其表 ,此误也 。” (《伤寒论》第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