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可吸收锚钉修复新鲜手指伸肌腱止点断裂临床体会.docVIP

微型可吸收锚钉修复新鲜手指伸肌腱止点断裂临床体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型可吸收锚钉修复新鲜手指伸肌腱止点断裂临床体会

微型可吸收锚钉修复新鲜手指伸肌腱止点断裂临床体会[摘要] 目的:评价微型可吸收锚钉修复手指伸肌腱止点断裂锤状指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2月~2008年6月,采用强生公司的微型快速固定可吸收锚钉修复新鲜手指伸肌腱止点断裂30例31指。结果:本组30例患者26例获随访,时间13~25周,平均17.5周。手指功能良好,畸形完全得到矫正。X线片显示骨折均愈合。疗效评定标准采用Dargan功能评定法:优23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为92.3%。结论:微型可吸收锚钉修复手指伸肌腱止点断裂锤状指畸形手术方法简单,临床效果满意。 [关键词] 骨折;骨折固定术;指关节 [中图分类号] R6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6(c)-047-02 手指伸肌腱止点断裂引起的锤状指畸形临床上比较常见,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多需手术治疗,手术方法较多,我科2006年2月~2008年6月采用微型快速固定可吸收锚钉(Microfix Quickanchor)修复手指伸肌腱止点断裂30例31指,手术操作简单,临床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30例31指,男性24例,女性6例;年龄20~49岁,平均26.5岁。右手28例,左手3例。损伤部位:中指末节17例,示指末节5例,环指末节6例,小指末节3例。伴有末节撕脱骨折11例。手术时间距伤后4 h~15 d,平均4.2 d。所有病例均为闭合性新鲜损伤。 1.2 治疗方法 1.2.1 手术器械Mitek microfix quickanchor plus 是强生公司生产的预载一次性锚钉和插入器组合件,该设计有利于将microfix quickanchor 传送并固定至末节指骨。组合件由插入手柄、轴、锚钉、缝合线、缝合针构成。锚钉材料为可吸收多聚乳酸,缝线为18 cm长3-0不可吸收编织聚酯双针缝合线。 1.2.2手术方法本组病例采用臂丛麻醉或指根麻醉,于手指末节背侧做V-Y或S形切口,暴露出肌腱断端,肌腱近端稍做锐性游离,保护好指间关节囊、支持韧带斜束纤维、甲基质。将止点处骨面搔刮制成糙面, 用1.3 mm的钻头沿末节指骨钻一约5 mm深的骨隧道(图1 A),如残留稍多腱性组织可直接使用专用钻头于远节指骨基底背侧伸指肌腱附着处远侧钻孔,使用专用手柄将锚钉植入隧道内(图1 B),拉紧锚钉远端缝线,使锚钉稳固地固定在隧道内(图1 C),用穿过锚钉小孔的3-0双针缝合线将伸指肌腱用编织缝合方法将肌腱远端固定于原位止点。如有合并止点处较小的撕脱性骨折,则将缝线横行穿过肌腱止点处,收缝线,将撕脱骨片固定于原位。如骨折片较大,则使用细针头在骨片上钻2孔,使用缝线捆绑后再缝合肌腱末端。 1.2.3术后处理用石膏将患指固定于近侧指间关节,屈曲远指间关节过伸位3~4周,合并骨折者固定5~6周。拆除石膏固定后渐行功能锻炼。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 手术时间15~40 min,平均24 min,术中无指神经血管及指间关节囊、支持韧带斜束纤维、甲基质等损伤。 2.2 随访结果 随访本组31例患者,除5例失随访外均获随访,时间13~25周,平均17.5周。手指功能良好,畸形完全得到矫正。X线片显示骨折均愈合。 2.3 功能评价 以最后一次随访结果做评价。26例锤状指畸形均得以矫正,患指外形满意,无一例发生感染或肌腱再次断裂。无皮肤瘢痕及指甲畸形和感觉障碍等手术并发症。远侧指间关节无肿胀、疼痛。远侧指间关节主动背伸0°~5°,屈曲45°~80°, (下转第49页) (上接第47页) 23例与健侧远侧指间关节的主、被动运动范围无明显差别。疗效评定标准采用Dargan功能评定法:优23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为92.3%。 3 讨论 手的伸肌腱止点位于手指末节指骨的基底部,其附着点较小,在遭受暴力极度屈曲时,易发生断裂,有时带有撕脱骨折块,止点断裂直接缝合极为困难,比较经典的手术固定方法是以细钢丝自指骨末节基底部掌背侧贯穿,将肌腱止点固定于基底部,钢丝用纽扣固定于末节指腹部[1],对于撕脱性骨折骨块累及关节面超过1/3的病例可以用Ishiguro法以克氏针固定[2]。刘?等[3]根据其对锤状指的力学原理分析认为手术治疗较非手术治疗疗效更为可靠,且手术本身并不复杂,无论新鲜的还是陈旧的锤状指,手术指征皆应放宽。Nakamura等[4]对15例新鲜锤状指术后1年随访,发现手指欠伸度平均提高了34°,手指远节指间关节(DIP)活动度达58°,为健侧的65.8%,认为对于新鲜锤状指手术治疗比非手术治疗更有利于手的功能恢复。 本组应用强生公司生产的微型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