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于氢原子电子能量唯一决定于n
s、p、d 轨道角度部分剖面图 电子云径向密度分布图(D - r) 1-6 基态原子电子组态 1-6-1 构造原理 一、多电子原子的能级 除氢(及类氢原子)外的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不止一个,不但存在电子与原子核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且还存在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1、屏蔽效应 如:锂原子核外的三个电子是1s22s1,我们选定任何一个电子,其处在原子核和其余两个电子的共同作用之中,且这三个电子又在不停地运动,因此,要精确地确定其余两个电子对这个电子的作用是很困难的。可用近似的方法来处理。 其余两个电子对所选定的电子的排斥作用,认为是它们屏蔽或削弱了原子核对选定电子的吸引作用。 这种其余电子对所选定的电子的排斥作用,相当于降低了部分核电荷(?)对指定电子的吸引力,称为屏蔽效应。 Z* = Z-? Z*—有效核电荷 Z —核电荷 ?—“屏蔽常数”或将原有核电荷抵消的部分。 2、斯莱特规则 由光谱数据,归纳出一套估算屏蔽常数的方法: (1)先将电子按内外次序分组:ns,np一组nd一组nf一组如:1s;2s,2p;3s3p;3d;4s,4p;4d;4f;5s,5p;5d;5f。 (2)外组电子对内组电子的屏蔽作用?=0 (3)同一组,?=0.35(但1s,?=0.3) (4)对ns,np,(n-1)组的?=0.85;更内的各组?=1 (5)对nd、nf的内组电子?=1 注:该方法用于n为4的轨道准确性较好,n大于4后较差。 这样能量公式为: 从能量公式中可知E与n有关,但?与l有关,因此角量子数也间接地与能量联系。 例:求算基态钾原子的4s和3d电子的能量。(此题从填充电子的次序来看,最后一个电子是填入3d轨道,还是4s轨道) K 1s2 2s2 2p6 3s2 3p63d1 ?3d=18?1=18, Z*=19-18=1 K 1s2 2s2 2p6 3s2 3p64s1 ?4s=10?1+8 ?0.85 =16.8, Z*=2.2 3、钻穿效应 为什么电子在填充时会发生能级交错现象? 这是因4s电子具有比3d电子较大的穿透内层电子而被核吸引的能力(钻穿效应)。 从图中看出4s轨道3d轨道钻得深,可以更好地回避其它电子的屏蔽,所以填充电子时先填充4s电子。 注:一旦填充上3d电子后3d电子的能量又比4s能量低,如铜。 二、构造原理 1)泡利原理 基态原子中不可能同时存在4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电子。换句话说,在一个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且自旋方向相反。 2)洪特规则 基态多电子原子中同一能级的轨道能量相同,称为简并轨道。基态多电子原子中的电子总是首先平行自旋的单独的填入简并轨道。 3)能量最低原理 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步力求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 由构造原理图可见,随核电核数的增加,电子填入能级的顺序是: 1s,2s,2p,3s,3p,4s,3d,4p,5s,4d,5p,6s,4f,5d,6p…… 构造原理只是对大多数的电中性基态原子电子组态的总结,而不是所有原子。 能级交错—电子先填最外层的ns,后填次外层的 (n-1)d,甚至填入倒数第三层的(n-2)f的规律。 例: 周期系中有约20个元素的基态电中性原子的电子组态(electron configuration,又叫构型或排布)不符合构造原理,其中的常见元素是: 元素 按构造原理的组态 实测组态 (24Cr) 1s22s22p63s23p63d44s2 1s22s22p63s23p63d54s1 (29Cu) 1s22s22p63s23p63d94s2 1s22s22p63s23p63d104s1 (42Mo)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45s2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55s1 (47Ag) 1s22s22p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