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名称:视点31–保育何价播出日期:201019片长:17分钟.DOC

影片名称:视点31–保育何价播出日期:201019片长:17分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影片名称:视点31–保育何价播出日期:201019片长:17分钟

影片名稱:《視點31 –保育何價》 播出日期: 2015-05-19 片長: 17分鐘 學習單元: 今日香港 學習範圍: 保育與發展、政府政策 關鍵字: 保育、活化、歷史建築、中環街市、私人物業、保育政策、評估制度、私有產權、保育基金、集體回憶 簡介: 近年政府看似重視舊建築保育,屬於政府建築的中環街市,被納入重建及活化項目,可惜最近市建局表示因工程預算大幅上升,需要重新檢視項目,而有關注組亦表示反對該計劃。另一方面,政府在私人擁有的歷史建築進行保育,就更為困難。大家希望保留私人的歷史建築,又會否願意花費公帑保護私人物業?若將建築保育責任歸於業權人,又是否公平呢?本節目訪問了中環街市「飄浮綠洲」建築師吳永順、數位歷史建築的業權人、古物諮詢委員會主席林筱魯、學者李浩然等,剖析政府活化中環街市計劃及在私人歷史建築保育上面對的重重問題。 內容重點: 講述香港中環街市活化計劃的目的和爭議 探討私人歷史建築保育的情況及困難 分析歷史建築保育的益處 分析政府給私人歷史建築業權人資助保育的情況 分析政府的歷史保育政策 持份者: 持份者 人物 立場/看法 活化中環街市計劃設計者 吳永順 (中環街市「飄浮綠洲」建築師) 在活化中環街市的設計中,除了保留舊建築的特色,還加入新元素,就是上層的飄浮空間,及增建了兩層公共空間供市民使用 市建局應早預料到保育活化造價不菲,對其要重新檢視項目很失望,覺得是主事人不同所致 政府斥資幾十億、幾百億去興建各項基建,但以金錢角度去衡量一個保育項目,因為不知道能否賺錢,便要再諮詢市民,這做法令人質疑 關注活化中環街市的團體 / 人士 羅雅寧 (中環街市關注組召集人) 政府應盡快復修和重開中環街市,但反對市建局以巨額進行改建、加建中環街市,因開支龐大,會令街市變得高檔化 市建局做了這麼多工夫,是走了寃枉路;希望在政府作最後決定前,向公眾推介回歸基本的簡約方案,不做任何加建,保留內部間隔,並開放予小商戶經營 唐錦枝 (結志街受重建影響商戶) 中環街市一向很光猛,半山區的傭人也到這兒買菜,而現已丟空了十五年 中環街市上層用作保育,下一層應改為食肆安置老字號 受影響的私人歷史建築業主 孫太 (醫局街170號唐樓、做配製畫框生意的業主) 由始至終都不願出售自己用來謀生的歷史建築物業;除非是退休或無法經營,才有可能出售 收到屋宇署強制驗樓和驗窗的通知,由於是歷史建築,需要聘請具保育知識的專業人士協助,擔心費用高昂 政府提供維修資助一百萬元的條件比較苛刻,包括十年內不可以轉讓或拆卸,及在合理程度下,開放予公眾參觀;所以寧願自掏腰包,無需受到時間限制 自行保育歷史建築的私人業主 蘇彰德 (三級歷史建築業主、F11攝影博物館創辦人) 在復修典雅的歷史樓梯上,只進行小型維修及重新上漆,保留原來的裝飾設計 因為以前的規定跟現在不同,歷史建築物受消防和建築物條例所限,未能向公眾開放,只能預約參觀,政府應考慮對歷史建築物彈性處理,否則維修費用會非常昂貴,或需要改變歷史建築物原有的特色 私人業主保育歷史建築,對自己和社會也有益處,從經濟角度看,能把有特色的部分再顯露出來,令建築物的價值有增無減 香港在文化保育、世界遺產的項目得分很低,相信現時在文化保育上的發展,有助香港成為更吸引、更具特色的城市 私人保育花很多資金和心力,政府想鼓勵業主參與,應該考慮引入配對基金,公私各出一半,增加誘因及更易於籌集足夠資金做保育 學者 李浩然 (港大建設文物保護課程主任) 政府的資源、時間、人力物力有限,只能集中處理最重要的建築,其他的只可以排隊輪候,第三級歷史建築最不重要,在沒辦法之下便要放棄 新加坡政策比香港更加進取,當地市建局有權將特定地區劃為保育區,業主未經許可,不可以展開任何工程;新加坡亦有土地徵用法,由政府決定歷史建築的價值,業主不滿意可以去法院上訴 香港市建局在市區重建計劃中,設立了以七年樓齡為賠償價錢的起點,但其他不納入市區重建的地方,便不能討價還價,賠償不一,這就引起麻煩,何東花園便是例子之一 法定機構 林筱魯 (古物諮詢委員會主席) 政府可以向業主通過放寬地積比率等提供誘因,將某些建築物的全部或部分保留下來 在向業主提供維修資助時,轉讓或拆卸期限的重點是歷史建築不能拆卸,如果將期限縮短,或會變相鼓勵業主拆樓,而公帑只維護歷史樓宇一段短時間;反過來資助應增加,但增幅要視乎具體情況而定 政府應踏出第一步,盡快成立「歷史建築保育基金」,加強公眾教育、研究和資助維修,將來過度至一個正式獨立運作的基金 支持保育的市民 支持保留中環街市的市民 活化是可以接受,用錢復修,保留原有文化 支持三級歷史建築的赤柱餐廳 始終是香港的文物,活化總比拆卸重建為酒店好 反對保育的市民 反對保留中環街市的市民 不值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