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流动重力监测预报发展的思考-中国地震信息网.PDF

我国流动重力监测预报发展的思考-中国地震信息网.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流动重力监测预报发展的思考-中国地震信息网

第 9期 (总第 357期) 国 际 地 震 动 态 No.9(SerialNo.357) 2008年9月 RecentDevelopmentsinWorldSeismology September,2008 我国流动重力监测预报发展的思考术 祝意青 王庆 良 徐云马 (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西安 710054) 摘 要 本文展示了我国流动重力监测的状况 ,探讨了流动重力预测面临的困难及重 力监测须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分析流动重力监测与预测研究的能力和现状,提出我国 流动重力监测预报发展战略思考。 关键词 流动重力监测 ;地震预报 ;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 P315.726 文献标识码 A 时间的变化 ,2001年昆仑山口8.1级地震 引言 前后也观测到明显的重力变化 。 地球重力场是基本的地球物理场之一, 它与地球形状和地球内部结构密切相关 ,地 1 我国流动重力监测与地震预报现状 球 内部或地表的任何质量改变均可引起地球 1.1 流动重力监测 重力场的改变。地震的孕育发生过程 中要产 我国流动重力观测起步于邢台地震后的 生地球物质的再分布,地球重力场及其时间 20世纪60年代 ,在 80、90年代得到长足发 变化包含着这种分布及其变化效应 。因此, 展。80年代中期前,主要使用石英弹簧重力 进行重复重力测量获取地球重力场及其变 仪,其测量精度在 30×10 ms 左右。自 化,从中分离地震孕育信息,是获取地震预 1985年起开始使用 LaCaste—Romberg金属弹 报所需的前兆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 簧重力仪,其测量精度在 10×10 Ills 以 自20世纪60年代拉科斯特重力仪出现 内。截止到2006年底,地震系统的流动重力 后,许多国家开展了重力测量工作,并把观 共有20个单位开展地震重力监测工作,布 测与地壳运动有关 的区域重力场 的短期变 设有测点 2292个 ,测 网31个 ,测线 7条 , 化 ,当作研究地震预报 的一种手段。美 国 1964年阿拉斯加地震 ,13本 1965年至 1967 平均点距23km 。我国的地震重力监测网 年松代震群 、1974年伊豆地震 和.前苏联 或线每年观测一至四期不等,大多进行了20 1976年加兹利震群(M =7.0、7.2、6.5)前 ~ 3O年的重复测量。其中在滇西实验场和 京津唐等地区建成了包括绝对重力测定、微 后 ,都观测到区域重力场 的时间变化 。我 国1976年唐山地震前后 曾在震中附近进行 重力测量和重力垂直梯度测量的重力试验观 过流动重力测量,并观测到较可靠的重力随 测网,构成 了我 国主要 的重力试验观测基 地。还陆续建立了多个用于仪器标定的国家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