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适任教师之范围与法律明确性.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不适任教师之范围与法律明确性.doc

不適任教師之範圍與法律明確性 李仁淼 ?中正大學法律學系暨研究所教授 新聞報導內容 於今年(二○一二)」大法官昨天做出釋字第七○二號解釋,認為教師法第一四條第一項第七款及同條第三項前段規定:「老師『行為不檢、有損師道,經有關機關查證屬實』、『不得聘任』」的條文違憲,不符憲法比例原則;大法官並訂立「落日條款」,要求主管機關從昨天起,須在一年內檢討修法,否則一年後條文失效。大法官強調,教師法上述「行為不檢、不得聘任條款」,形同讓犯過錯的教師終身不得再擔任教職,未考慮當事人可能改正,也未訂定再予聘任的合理相隔期間或條件,已過度限制了憲法保障民眾的工作權,並違反比例原則。也就是說,未來當曾經被依「行為不檢、有損師道」解聘的老師,日後想去新的學校求職時,學校不得再以這個條文做為拒不聘任的理由。 對於曾犯性侵「狼師」可否回任教師一事,司法院官員強調,大法官未替狼師背書、也未准許學校聘任狼師。因為本案當事人並未針對狼師續聘一事聲請釋憲,因此依現行教師法第一四條第一項第三款等條文規定:曾犯妨害性自主相關罪名的教師,不得聘任、可予解聘、停聘或不續聘等「禁止狼師條款」,沒有違憲問題。 至於學校聘任中的「行為不檢、有損師道」老師,大法官支持校方依教師法:「解聘、停聘或不續聘」,理由是條文未違反憲法的明確性及比例原則,因此現行教師法第一四條第一項第七款及第三項後段規定:校方可予「解聘、停聘或不續聘」條文,大法官未宣告違憲。 針對上述條文中,究竟什麼是「行為不檢、有損師道」?大法官在釋憲理由書指出,目前教育界已累積許多案例,譬如:校園性騷擾、嚴重體罰、論文抄襲、主導考試舞弊等情形,都算是「行為不檢、有損師道」;大法官建議主管機關修法時,可納入參考。 本案源起於前新竹高中吳姓體育老師,九十八年二月間在全市運動會場上公開向同樣也是老師的女友下跪求婚成功,沒想到婚後才兩個月,吳竟與一名大學女生發生婚外情,校方認為此舉有損教師形象,決定不再續聘,男老師因此告上法院,也與太太離婚;行政法院判決男老師敗訴確定,男老師轉向大法官聲請釋憲。 報導事實整理 有關上述新聞報導,在大法官做出釋字七○二號解釋宣告教師法相關之系爭條文違憲之後,立即整理其要旨,並做出事件發生事由之簡介,可作為法學研究之線索。不過須留意者為,新聞媒體報導或因時間匆促,或因報導者法學素養之不足,報導之內容未必正確。因此,在閱讀可能啟發法學研究之新聞後,務必就具體內容再行追蹤,以免因報導之錯誤或疏失,而對若干關心之法學議題留下不正確之印象。 有關前揭「老師『行為不檢、有損師道,經有關機關查證屬實』、『不得聘任』」的條文違憲」」」 爭點分析 一、我國現行規範 (一)憲法層次 我國憲法上並無直接對教師之權利保障之條項,本件大法官解釋於理由書中,首先論及憲法第一五條工作權之保障指出:「人民之工作權應予保障,其內涵包括人民之職業自由」」教育文化,應發展國民之民族精神,自治精神,國民道德,健全體格與科學及生活智能。」」教師法第一四條第一項規定,教師聘任後除有下列各款之一者外,不得解聘、停聘或不續聘,包含:1.受有期徒刑一年以上判決確定,未獲宣告緩刑。2.曾服公務,因貪污瀆職經判刑確定或通緝有案尚未結案。3.曾犯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第一項所定之罪,經判刑確定。4.依法停止任用,或受休職處分尚未期滿,或因案停止職務,其原因尚未消滅。5.褫奪公權尚未復權。6.受監護或輔助宣告,尚未撤銷。7.行為不檢有損師道,經有關機關查證屬實。8.經合格醫師證明有精神病。9.教學不力或不能勝任工作,有具體事實或違反聘約情節重大。10.經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確認有性侵害行為屬實。11.知悉服務學校發生疑似校園性侵害事件,未依性別平等教育法規定通報,致再度發生校園性侵害事件;或偽造、變造、湮滅或隱匿他人所犯校園性侵害事件之證據,經有關機關查證屬實。 第二項規定,教師有前項第七或九款規定情事之一者,應經教師評審委員會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出席及出席委員過半數之審議通過。 第三項規定,有第一項第一至八款、第一○款及第一一款情事之一者,不得聘任為教師;已聘任者,並應報請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核准後,予以解聘、停聘或不續聘。 本件大法官解釋,所涉及之系爭條文包含:教師法第一四條第一項第七款「行為不檢有損師道」之規定、第一四條第三項後段,對已聘任之教師有上開第六款之情形者,應報請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核准後,予以解聘、停聘或不續聘之規定、以及同條三項前段使違反前上開第六款(即現行法第七款)者不得聘任為教師之規定。 二、 「行為不檢、有損師道」之法律明確性 如前述,於教師法第一四條第一項共一一款之不適任教師規定,當中又以第七款「行為不檢、有損師道」之概念最為抽象。該規定非但具有高度倫理規範之意義,且易淪為道德譴責之事由2。加以教師法並未區分公

文档评论(0)

sunyangbi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