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信高李优秀精品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译文】桀溺说:“天下到处都是像洪水一样混乱的情形,你与 谁去改变它呢?况且你与其跟随孔子这样的避人之士,怎么比得 上追随我们这些躲避社会的人呢?”桀溺用耰松土,仍旧不停地做 田里的农活。 子路回来后把情况告诉了孔子。孔子怅然若失地说:“人是不 能与飞禽走兽合群共处的,我如果不同世上的人群打交道,还与谁 打交道呢?如果天下政治清明,我就不会与你们一道来参与变革 了。” 无人问津:比喻无人过问,受到冷落。也比喻无人探索、尝试。 1.“是知津矣”体现了长沮对孔子怎样的态度? 嘲讽态度。认为孔子率弟子碌碌奔波,徒劳无功,对此做法大不以为然(或大为不满)。 2.“滔滔”本指什么?比喻什么? 本指大水奔流的样子,这里比喻局势混乱到极点。 3.“辟人之士”“辟世之士”分别指谁? “辟人之士”指孔子; “辟世之士”指长沮、桀溺一类的隐士。 4.“耰而不辍”显示了桀溺怎样的神情态度? 自命清高,冷嘲热讽,瞧不起孔子师生人生选择的神情态度。 5. 桀溺对孔子有何看法? ①桀溺不相信孔子能改变混乱的政局; ②桀溺认为孔子以“辟人”来保持节操不如自己以“辟世”来保持节操更为彻底。 7.“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表达了孔子怎样的愿望? 表现了孔子积极入世,造福百姓的愿望; 8.“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怎么理解这句话? 这句话体现了孔子怎样的精神? ①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天下有道,我孔子就不用参与变革了。换言之,正是因为天下无道,所以必须挺身而出、积极入世、求道改革,以澄清局势、造福百姓。 ②体现了孔子勇于担当、不屈不挠的救世精神。 9.孔子与“长沮”“桀溺”一类人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分别是什么? 共同点:都强烈不满于混乱污浊的社会现实。 不同点是:①前者力图改变它,并且不屈不挠,后者则选择了避世隐居,洁身自好。 ②前者更重视对社会道义的承担,对自身考虑较少。后者则不重视对社会道义的承担。 2【评析】 这一章反映了孔子关于社会改革的主观愿望与积极 入世的思想。 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的做法,这与道家不同。儒家 认为,即使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要独善其身,做一 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孔子就是这样一位身体力行者。所以,他感到自己 有一种社会责任心,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他才 与自己的弟子们不知辛苦地四处呼吁,以天下为己任, 为社会改革而努力,这是一种可贵的忧患意识与历史责 任感。 3.楚狂接舆(1)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dài)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bì)之,不得与之言。 【注释】 (1)楚狂接舆:一说楚国的狂人接孔子之车;一说楚国狂人姓接名舆。本书采用第二种说法 (2)殆(dài):危险。 (3)趋:快步走。 (4)辟(bì):通“避”,躲避。 【译文】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的车旁走过,他唱道:“凤凰啊,凤凰啊,你的德行怎么这么衰弱呢?过去的已经无可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改正。算了吧,算了吧。现在参与政治事务的人很危险啊!”孔子下车,想同他谈谈,他却快步走着躲避孔子,孔子没能与他交谈。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以往的已不可制止,未来的还来得及挽回 1.“凤”比喻谁? “凤”比喻孔子 2. 楚狂接舆对孔子报以怎样的态度? ①楚狂接舆对孔子崇高的德行表示欣赏或虚假尊重; ②对孔子积极入世、求道改革的徒劳之举表示惋惜,对孔子人生选择的讥嘲,故进行委婉劝止; ③表现隐士对现实的不满,连用三个“而”表示斥责、贬斥之深。 3. 楚狂接舆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是一个个性狂狷、厌恶世俗又对世俗有一定关注的隐士。 4、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hè)蓧(diào)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shǔ)而食(sì)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注释】 (1)丈人:古代对老年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