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散文-第2单元-精读新纪元同步检测试题-新人教版选修《现代诗歌散文欣赏》.docVIP

高中语文-散文-第2单元-精读新纪元同步检测试题-新人教版选修《现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散文-第2单元-精读新纪元同步检测试题-新人教版选修《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成才之路】2014-2015高中语文 散文 第2单元 精读新纪元同步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一、课内双基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传衍(yǎn)      发轫(rèn)优胜劣(lüě)败 B.庶(shù)民 蹂躏(lìn)谄(xiàn)媚 C.匿(nì)迹 契(qì)约差(chā)强人意 D.疾(jī)疫 暴掠(lüè)作祟(suì) 【答案】 C(A劣:liè,B谄:chǎn,D疾:jí) 2.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陈相因(比喻沿袭老一套,没有改进) 发轫(比喻新事物或某种局面的开端) B.弱肉强食(弱者就像肉一样,被人强行吃掉) 庶民(众百姓) C.蹂躏(践踏,比喻用暴力欺压、侮辱、侵害) 谄媚(用卑贱的态度向人讨好) D.契约(证明出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 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答案】 B(弱肉强食:指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借指弱者被强者欺凌、吞并。庶民:百姓)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90后的思想和理念与老一辈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敢于独树一帜,有着不同于前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虽然不乏批评之声,但也渐渐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B.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老人建国初随丈夫甘其昌将军回到江西老家,当时农村条件极为艰苦,她却安之若素,在乡村教师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为乡亲们办了很多好事。 C.中央“八项禁令”出台后,有人变出入高档餐饮场所为出入隐蔽的私人会所,变行贿送礼为冠冕堂皇的“试吃试用”,但这些花招不过是巧言令色,改变不了其腐败实质。 D.省人口计生委表示,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绝非信手拈来般容易,还需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和科学测算论证的基础上,制定符合我省省情的实施方案。 【答案】 B(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A.独树一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自成一家。应为标新立异。C.“巧言令色”指用花言巧语和假装和善来讨好别人。此处不合语境。D项“信手拈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此处用错对象。)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由于H7N9禽流感病毒并不会使鸟类出现严重的疾病,使控制H7N9病毒的难度大大增加,因为人们无法在禽身上预先找到“迹象”。 B.冬奥会张虹夺冠,实现了中国队在速滑项目上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在这夺冠背后,担负着为体育和公益事业筹集资金任务的体育彩票,也发挥了“助推器”的作用。 C.随着打车软件“嘀嘀打车”通过微信支付车费优惠额度的增加,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撒钱”大战再次升级,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导致微信支付系统暂时瘫痪。 D.刁亦男执导的《白日焰火》获得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而该片主演廖凡也成功摘取最佳男演员的桂冠,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柏林电影节华人“影帝”。 【答案】 B(A.成分残缺,缺少主语。C.句式杂糅(或“成分赘余”),应改为“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微信支付系统暂时瘫痪”或“导致微信支付系统暂时瘫痪”。D.语序不当,应改为“柏林电影节历史上第一个”。) 5.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写于20世纪的一个重要历史关头,“在这黑暗的中国,死寂的北京”,作者以其政治家的敏锐感觉和文学家的豪迈、热情,呼唤人类和中国的一个新世纪到来。 B.历史证明,在本文写作的年代,人类的新纪元、中国现代社会新纪元确已到来,因此本文成为历史的预言、时代的先声。 C.文章首先就发出高昂的声音:“新纪元来,新纪元来!”为全文抒写情意定了调。如此开篇少见,不同凡响。接下来便转入对新纪元新时代新生活的必要性的论说。 D.第五段提到当时近几年来的世界政治军事风云变幻,预示着将来有可能出现新纪元,虽然现在的中国还不具备新纪元的基础,但我们也应该努力争取。 【答案】 D(新纪元的基础已经具备) 6.下面对文章第六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六段是文章的主体,即作者着重宣讲的内容,前边的内容是为第六段做铺垫的。 B.作者批评“天演进化”,认为是“这话大错”的,这是为了宣传新的社会观念、社会理论,用马克思主义来重新审视、考察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 C.文中“欧洲几个先觉”应指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人。 D.文章最后归结到对中国社会形势分析,认为中国的社会形势也和世界社会形势一样,“我们在这黑暗的中国,死寂的北京,也仿佛分得那曙光的一线”,呼吁中国人民觉醒,建设新中国新世界。再提“新纪元”,紧扣文题,照应前文。 【答案】 C(不应包括斯大林 ) 二、语段精读 阅读下面语段,然后回答问题: 从“①新纪元来,新纪元来!”到 “仿佛隔几世纪一样。”原文见课本。 7.文章以“新纪元来”的反复开篇,有何效果? 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jkk5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